【摘 要】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開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建設新階段,面對世界多元化的格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日新月異的科技技術和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化社會,學習不單單是個人范疇,更是整個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生存與發展并舉的迫切需要。因而社區教育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尤其是當前我國一些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由于種種原因,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談欠發達地區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困難及對策。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電大;社區教育;困難;對策
社區教育不僅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經之路。當前,我國社區教育發展極不平衡,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由于社區教育資源嚴重匱乏,社區教育意識不足,因而必須依托電大教育資源開展社區教育,加強對欠發達地區的社區教育領導,推行以點到面、從初級到高級并逐級推進的方式強化欠發達地區的社區教育,促進學習型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穩健發展。
一、關于在欠發達地區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存在的困難分析
(一)社區教育資源嚴重匱乏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龐大、人口眾多,各個地區的教育發展具有較大的差異,很不平衡,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社區教育資源嚴重匱乏。一般在教育投入方面只注重給發展優勢明顯,前景廣闊的地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對薄弱的教育方面投入過少,尤其是從社區教育來看,對其基礎設施投入非常有限。從很多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來看,并不完善,常常因為地方財政不景氣而削弱甚至取消對社區教育的投入,社區教育資金無法得到有力的保障,尚未形成共建社區意識。從社區教育人員來看,素質普遍不高,社區教育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
(二)社區教育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引導
從當前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來看,主要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一是結構松散。缺乏系統的規劃,社區教育項目爭資立項比較困難,其形式比較松散,主要以各個年齡團隊的娛樂活動為主,教育價值不高。二是社區教育在城鄉的發展極不平衡,存在較大的差距。從城市來看,其社區教育比農村地區開展得要好得多,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貧困山區,社區教育幾乎為零。三是從社區教育的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來看,還遠遠不夠,缺乏對社區教育進行合理、有效的組織、引導。四是社區教育的平臺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社區教育意識不足
從我國當前社區教育意識來看,普遍不強。究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從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來看,其起步是比較晚的。二是社區教育宣傳工作乏力,不論是普通的社區居民,還是街道社區的有關干部,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存在著模糊性、隨意性,其關注程度和參與程度普遍不高。三是從參與社區的熱情來看,是不夠高的,主要參與群體是老年人及青少年,而在職在崗的成年人在社區教育方面的關注與參與都非常少,存在著年齡斷層現象。
二、關于在欠發達地區依托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相關對策分析
(一)依托電大整合欠發達地區現有社區教育資源
對于欠發達地區散亂的社區教育資源,應該進行有效地整合利用,充分依托電大平臺,搭建好多維一體的社區教育體系。在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剛剛起步時,就應該充分利用電大雄厚的師資力量,優質高效的設備,先進過硬的技術,發達的網絡等優勢,組建好區(縣)社區教育學院,切實為社區教育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依托電大教育系統,不斷完善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公共平臺
作為欠發達地區,應該積極利用電大系統豐富的教育資源,不斷完善社區教育公共平臺電大,促進社區教育的迅速發展。充分利用電大系統先進的設備和強大的網絡技術支撐。電大系統主要是三網合一,即衛星電視、計算機、教學管理整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現代遠程教育系統模式。從電大的遠教平臺來看,其教務管理與辦公系統等都比較完善,所構成的系統環境是比較靈活的,也是比較開放的。
(三)依托電大開展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實現社區教育與電大教育的雙贏
電大參與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借助社區教育的網絡,使自己的服務接觸面更廣,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社區成員樂于接受電大各類教育,參與電大各類學習,可以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反過來,電大有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實力增強了,又可以反哺社區教育。基于此,電大應該在堅持以開放教育為主體的前提下積極參與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成為社區教育的主體力量,充分發揮其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三、結語
總之,欠發達地區的社區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精益求精的基本原則,依托電大開展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整合欠發達地區現有社區教育資源,構建并不斷完善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公共平臺,實現社區教育與電大教育的雙贏。
(作者單位: 廣東省河源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