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強化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課堂的高效化,取得其最大效益,是新課程理念下的專業教師理應面對和反思的課題。高效課堂的有效實施有助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理念 課堂教學 課程改革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的鐘啟泉教授曾說,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如何強化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課堂的高效化,取得其最大效益,是新課程理念下的專業教師理應面對和反思的課題。
有效教學理應是在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結合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知識結構和認知規律,通過創設高效課堂而取得較大教育教學效益的課堂教學。高效課堂的有效實施有助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實現學生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一、立足生活,激發興趣
初中生物課程是一門實驗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許多問題和知識都需要并且可以通過實驗進行驗證。但這并不意味著生物是一門局限于實驗室的課程,初中的生物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立足生活,使課堂教學源于教材的同時,取材于生活,通過創設富有活力的現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源動力,這樣學生也認同學習生物的價值所在。比如,在講授“血液”相關知識時,可引導學生調查自己家庭成員的血型和相關性。
二、立足學科,優化教學方法
初中生物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并且現時代的初中學生對科學和實驗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中要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注重實驗的趣味性和科學性
初中生物的實驗性較強,教師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合理設計實驗,既要從分運用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實驗的素材,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認知選擇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參與實驗熱情。既要做好演示實驗,又要合理分組做好分組實驗。既要做好做好驗證性試驗,又要積極開設探究性試驗。通過驗證性試驗讓學生把感性的經驗內化為知識,通過探究性試驗引導學生探究的興趣,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在設計實驗時,要充分考慮創設實驗的科學性,不能違背客實驗的科學性,生物實驗的結果要與教科書相符或者經得起驗證和論證。不能為實驗為實驗。
2.挖掘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價值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多媒體技術被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實踐證明,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既可以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又可以運用多媒體演示生物實驗的操作過程,使其更科學、更準確、更生動,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歸納整理生物的知識,使知識呈現系統性和邏輯性。例如遠古生物的再現、心臟的內部結構、血液的流動情況等,通過多媒體都可以使看似凝固化的知識呈現動感和趣味性,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再一次點燃。無疑,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高效課堂的建設是功不可沒的。
3.引導學生合理評價和反思
合理有效的評價能促進教育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進一度學習。在初中的生物教育教學中,無論是課堂教學過層中的知識傳授和講授,還是實驗的驗證性過程,都需要合理的評價和激勵。評價既分為個體評價、小組評價和師生相互評價,又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教師要深刻把握好評價的價值所在,在教育教學中要適時、適度地給予評價,更要引導學生對別人、合作小組或者對自身的學習過程和效果做出公正客觀的評價。
這既是實事求是態度的體現,又是評價能力的提升過程。一個具有公正客觀的學習集體,它的教學效果是高效的,因為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深化,更能有助于他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4.強化知識的靈活運用
新課程提倡知識來源于生活,更強調知識運用于生活,回歸生活,體現學生對知識的學以致用。由于生物學科與生活的緊密關系,對生物學科來說這一點更應該如此。
對知識的運用不僅僅靠課堂的復習鞏固或者課堂的有效測驗,更應該引導學生在從生活中走進生物的學習之后,再從生物課堂走向生活,運用陰精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現象。例如,為什么白血病的人臉色發白、為什么創傷在愈合后愈合部位有時候有癢感、為什么動物冬眠時可以不進食等。生活中的一個個生物問題的解決過程也是學生能力的提升過程。
三、結語
“高效課堂”理應是新課程標準下所有初中生物教師追求的價值目標。這就要求一線教師能在新理念的引導下挖掘教育教學活的素材、妙的方法,運用科學的態度,務實的措施,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高效課堂教學實現師生的進一步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教育研究,2007,(6).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
[3]曹美玲.優化情境教學——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基石.新課程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