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善于提問的老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和想象力。從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善于提問兩個方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進行探討。
小學數學 提問設計 想象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毙W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完美的教學藝術,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善于提問的老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和想象力,提高教學中的交流效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起著紐帶作用。一切思維活動都是由問題開始的,好的問題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求,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力,那么如何設計一個適宜的問題呢?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盡管我們有時精心創設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試圖啟發學生提問,但是會提出問題的學生還是少得可憐,學生怕說錯被同學、老師取笑,有問題也不敢說,要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樂于提問,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以鼓勵為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他們提問的熱情,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恰當的姿勢和手勢、巧妙地設計各種啟發式的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創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能喚起學生求知欲的有效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想探究問題的欲望,特別是精巧問題,能夠吸引學生集中精力,積極思維,觸動感情,提高興趣。如在教學比較分數大小時,可創設這樣的情境:熊媽媽給兩只小熊分西瓜,熊媽媽說:“弟弟分三分之一,哥哥分四分之一……”還沒等熊媽媽的話說完,熊弟弟便大叫起來:“媽媽不公平!哥哥分得比我多!”然后教師問學生:“熊媽媽分得公平嗎?你覺得誰分得多呢?”學生們對問題很好奇,想要知道問題答案的興致很高,這樣的問題不但學生樂于接受,而且還會積極主動的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善于提問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老師的提問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問,變“學答”為“學問”,要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學會提問,并逐步提高問題的質量,教師與其給學生10個問題,不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產生一個問題。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說過:把學生教“懂了”是不正常的,教“不懂了”才是正常的,課上的“順利”,只會培養出唯書唯上的人,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應當從小培養學生從生活、生產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讓他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他人的回答提出異議或給予評價,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于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從心理上處于期待狀態,產生了一種渴望掌握知識的內在要求,開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所學知識中去。只有將教師的提問與學生的提問很好地結合,提問的方法靈活得當,對學生回答的評價客觀而委婉,循循善誘,逐步教會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敢問、善問。
我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詩中提出“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都應精心設計、把握好每一個提問,做到恰到好處、合理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問答策略(問什么、怎樣問、如何問),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課堂在提問中精彩紛呈。讓我們都來關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問出“學問”,問出老師們自己的“精彩”,那么課堂提問就達到了一種藝術境界,成為自然的課堂,以“問”而激起千層浪。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使課堂提問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啟迪學生智慧的效果,那么就可以更加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