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設置 產業結構 區域經濟結構
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的對接是指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與當地的產業結構相適應,學校的專業結構和布局要和連云港市的經濟地位現狀和發展趨勢之間相適應,教學目標設置和調整要和教學計劃及大綱的編制、教師、教室、實驗室和其他軟件和硬件相結合,以適應教學資源的配置和連云港各個產業的發展。
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產業結構是中職學校專業設置的基礎,科學的專業設置可以促進產業結構的發展。因此,中職的專業設置要能適應區域產業結構的發展。
一、產業結構決定中職專業設置
各個地區的產業、產業結構和布局以及技術結構也都不相同,不同的經濟特征對人才的需求類型也不同。例如,第一產業占主導地位的區域,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很大,就業人口也更多,人才結構和類型就得以第一產業的需求為主。第二產業占主導地位的區域,工業、制造業、建筑業等其他行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較大,那這一區域的人才結構和人才類型也應該以此為主。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的區域也是同樣。產業結構和人才需求可以直接反映在區域人才需求的類型和結構上,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不僅應反映區域人才構成的狀況,也應該是區域人才供給狀況的反映。人才的需求和供應結構要求產業結構相應進行調整,專業設置的依據和基礎也是中職學校人才類型培養渠道。因此,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必須適應產業結構的發展。
二、中職專業設置影響產業結構
專業設置是教育與經濟的接口,是職業教育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學校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如果產業結構是中職學校專業設置的基礎和依據。反之,中職學校合理的專業設置又極大地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如果符合目前當地行業、產業現狀,培養的人才結構才會滿足社會經濟所需求的人才結構,才會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技術結構的層次,并為當地的行業和企業提供相關的專業培訓,這樣既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學校也會因此不斷地壯大和發展。但是,如果專業設置不科學、不合理,不能適應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那就不能為行業和企業提供其為之需要的人才,不但會阻礙當地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更會限制學校自身的發展。因此在進行專業設置時要把握好幾條原則:適應區域經濟的人才需求原則、效益最佳原則、前瞻性原則、可行性原則、靈活多樣原則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適應區域經濟和人才需求原則。
三、結語
只有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來設置和調整專業,才可以培養大量的可用人才以滿足當地經濟和科技發展的要求,并為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地方經濟服務,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必須最大程度上的符合地區產業結構和區域經濟發展。才能培養出本地企業歡迎的技能型人才,學校的就業率會逐漸增加,這樣會讓學校的名聲享譽在外,而且還會擁有永不枯竭的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