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今教育領域提高課堂教學成效的重要現代化教學手段之一。作為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有效整合,讓音樂課堂更加精彩,把一個更加絢麗的音樂世界呈現給我的孩子,成了我日思夜想的問題。通過幾年在教學實踐中的摸索、對比、實驗,我終于讓孩子們享受到信息技術給課堂帶來的精彩。
一、在歌曲學習中,讓信息技術“導情激趣”
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對于孩子們來說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他們注意力會立刻被吸引,對進入歌曲的意境和對歌曲的學習充滿期待。如教學《春天在哪里》的時候,播放一段春天的景色與音樂配合的動畫:有小鳥的聲音、花兒競相開放、小動物們歡快玩耍的音樂,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不由自主地跟著音樂搖動著身子,跟著哼唱,極其投入。當停止播放時,孩子們忍不住要求:老師再聽一遍吧,特別好聽。就這樣,整個導情激趣過程在輕松的音樂中完成。
二、在音樂表演創新中,讓信息技術“推波助瀾”
有了多媒體的加盟,音樂表演不再是簡單聽著播放機里的音樂、跟著老師表演,而是動感音樂與形象動畫相結合,讓整個情緒氣氛激動起來。如教學《粉刷匠》的表演與歌詞創編中,根據歌詞表達的內容做一段動畫,孩子見了滿臉顏料的粉刷匠覺得既可愛又好笑,情緒很快被調動起來,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旋律跟著他一起刷起房子來。緊接著可與旋律相結合設計幾個勞動動畫,孩子們看著動畫,跟著音樂演唱著熟悉的旋律,入情入境地去體會,很快就能跟著音樂創編出適合場面的歌詞。
三、在音樂欣賞中,讓信息技術“賞心悅目”
音樂欣賞課上,經過多媒體視聽技術處理的音像資料,聲像俱佳,形象逼真,為理解音和樂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寬了思路,備受學生歡迎。孩子年齡都不大,往往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他們體驗抽象的音樂中的情感與表現,確實有一定難度,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讓整個音樂欣賞過程變得具體而實在。
如在欣賞京劇片斷中,一開始就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各種京劇中不同行當、不同臉譜以及不同戲曲家的演唱風格,用最直觀的手段讓學生們欣賞,同學們不但聆聽了不同劇種、不同行當的優美唱腔,又直觀地欣賞了那五彩繽紛的戲劇服飾,激發了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夸張性的人物臉譜造型片段展示給學生,他們很快就明白了京劇四大功、鑼鼓經等知識。同時,讓孩子們感受戲曲音樂的基本藝術特點,培養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四、在拓展活動中,讓信息技術“展開翅膀”
在網絡教室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每個學生可以共享音樂創作軟件,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音樂創作,同時欣賞同學的創作精品,完成作業并體驗到成功樂趣。如讓孩子們自己選編一個地方劇片斷,向大家介紹這個劇種。我把全班的孩子分成四組,分別給他們布置了一個劇種情況的收集,要求用多媒體技術,演示文稿向大家展示。在一周后的匯報課上,孩子們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收集成果。孩子們的創想能力讓我特別吃驚,他們不僅收集了大量的圖片、文字資料還有不少的經典片段的影像資料。一張張演示文稿圖文并茂,孩子們說得繪聲繪色。很多本來我都沒注意的東西在課堂中被展示出來。孩子們在音樂的世界里展開翅膀,盡情飛翔。
(作者單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新豐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林彥 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