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參不等式成立問題是高中數學中最常見的,也是很困擾學生的一類問題.該問題形式多樣,解法也因具體問題靈活機動,本文根據自己的高三教學實際,對一組含有“存在”、“任意”的函數不等式成立問題做一整理,并給出解題策略.
問題呈現:f(x),g(x)中某一函數中含有參數 a.
(1)若對于任意x1,x2∈[m,n],使得f(x)≥g(x)成立,求a的范圍.
(2)若對于任意x∈[m,n],都有f(x)≥g(x)成立,求a的范圍.
(3)若存在x1,x2∈[m,n],使得f(x)≥g(x)成立,求a的范圍.
(4)若存在x∈[m,n],使得f(x)≥g(x)成立,求a的范圍.
(5)若對于任意x1∈[m,n],存在x2∈[m,n],使f(x)≥g(x)成立,求a的范圍.
(6) 若存在x1∈[m,n],使得對于任意x2∈[m,n],f(x)≥g(x)成立,求a的范圍.
面對該類問題,許多學生一片茫然,因為在抽象的“存在”、“任意”的表象下,學生不會分析、提煉該問題的“最值”本質,從而無從下手.另外,有些學生雖然分析出了該問題的“最值”,但未能準確把握最值間的關系,也致使解題錯誤.還有,雖然分析并準確把握了最值間的關系,但解題不準確,解題過程不完整(因為含參數的函數最值往往要討論),解不出來(求導之后方程解不了),也使問題沒有得到完整地解決.
針對學生以上障礙,筆者認為,解該類問題應分兩步走.第一步,準確揭示“最值”間的關系;第二步,應該怎么做?其中第一步是解題的基礎,是航標;第二步是解題的根本,是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展示與發揮.下面就分兩步來進行剖析.
首先,第一步,這些問題的“最值”本質.對(1)來說,由于x1,x2是任意的,因此f(x1),g(x2)就可以取各自值域中的任意值,注意到不等號的方向,無論f(x1)有多小,也無論g(x2)有多大,始終有f(x)≥g(x),因此須且只需f(x1)min≥g(x2)max.對(2)來說,它與(1)的根本區別在于左、右兩邊的自變量是同一個自變量,因此(2)等價于對任意x∈[m,n],f(x)-g(x)≥0的恒成立,構造函數F(x)=f(x)-g(x),只須當x∈[m,n]時,F(x)min≥0.對(3)來說,存在x1,x2∈[m,n],由于只是存在,因此f(x1),g(x2)的取值就不是任意的,而是特定的,具有特殊化的,如果f(x1)min<g(x2)max,那么一定不存在x1,x2∈[m,n]使f(x1)≥g(x2);于是,要使存在x1,x2∈[m,n]使f(x1)≥g(x2),只需使f(x1)min≥g(x2)max,例如,f(x)min=f(x1),
g(x2)max`=
g(x2),f(x1)≥g(x2)顯然成立.對(4)來講,令F(x)=f(x)-g(x),只需當x∈[m,n]時,F(x)max≥0.對(5)來講,由于x1是任意的,從而f(x1)是值域中的任意值,無論f(x1)有多小,總存在x2∈[m,n],使f(x1)≥g(x2),于是須且只需x1,x2∈[m,n]時,f(x1)min≥g(x2)min.就(6)來說,由于x2是任意的,從而g(x2)是值域中的任意值,無論g(x2)有多大,總存在x1∈[m,n],使f(x1)≥g(x2),于是須且只需f(x1)max≥g(x2)max.綜上分析,該組命題的“最值”本質整理如下:
(1)x1,x2∈[m,n],f(x1)min≥g(x2)max;
(2)令F(x)=f(x)-g(x),x∈[m,n]時,F(x)min≥0;
(3)x1,x2∈[m,n],f(x1)max≥g(x2)min;
(4)令F(x)=f(x)-g(x),x∈[m,n]時,F(x)max≥0;
(5)x1,x2∈[m,n],f(x1)min≥g(x2)min;
(6)x1,x2∈[m,n],f(x1)max≥g(x2)max.
其次,在準確地揭示了“最值”本質之后,問題進入了第二步,應該怎么做?
第一種處理,按照上面“最值”分析,直接求需要的最值.使用求最值的各種手段時,通常要用到導函數,當然應該注意到,每一個問題(除(2)(4)外)中都會涉及兩種最值,其中一種最值容易求得,因為它不含參數,有一種最值求起來麻煩,一般要討論,因為該函數中會含有參數.只要能求出兩種最值,就能得到純粹的關于參數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參數a的范圍.
第二種處理,求出不含參數a的那個函數需要的最值,于是問題就變為一個自變量、一個參數a的不等式恒成立(任意)或存在自變量x使含參不等式成立的問題,可以分離參數,重新構造一個新函數再解決該新函數的某種最值即可.這種方法處理能避免對參數的討論,當然這種方法要求構造的新函數需要的最值能求出來,否則此路也行不通.下面通過三個具體例題的解析,以期拋磚引玉,找到該類問題的解題密碼.
【例1】 (2011年陜西省三模)已知函數f(x)=12ax2-(2a+1)x+2lnx(a∈R).
(1) 若曲線y=f(x)在x=1和x=3處的切線平行,求a的值.
(2) 求f(x)的單調區間.
(3) 設g(x)=x2-2x,若對于任意x1∈(0,2],均存在x2∈(0,2],使得f(x1)<g(x2),求a的取值范圍.
解析:(1)、(2)略.
(3)最值本質為x1,x2∈(0,2],f(x1)max<g(x2)max;其中g(x)的最大值好確定,f(x)的最大值根據(2)的結論可討論求解.
若對于任意x1∈(0,2],均存在x2∈(0,2],使得f(x1)<g(x2),
則需使x∈(0,2]時,g(x1)max>f(x2)max.
∵g(x)=x2-2x在(0,1]上遞減,在[1,2]上遞增,
∴g(x)max=g(2)=0.
于是當x∈[0,2]時,f(x)max<0,
由(2)可知,若a≤12時,f(x)在(0,2]上遞增,
∴f(x)max=f(2)=2a-2(2a+1)+2ln2=-2a-2+2ln2<0.
∴a>ln2-1,
于是ln2-1<a≤12 .
若a>12時,f(x)在(0,1a]上遞增,在[1a,2]上遞減,
∴f(x)max=f(1a)=12a-2-1a+2ln
1a=-12a-2-2lna<0,
∴2lna>-2-12a,∵a>12,∴2lna>2ln12>2ln1e=-2.
∴2lna>-2-12a成立.∴a>12.
綜上可知,a>ln2-1.
本題的處理,用的是第一種方法,始終求最值,而本題若用第二種方法分離參數,就很不好做,原因是,如果要分離參數a,就要從(x2-4x)a<2x-4lnx,x∈(0,2]恒成立中分離.
第一個障礙是x2-4x在x∈(0,2]上的取值可正可負,不等式兩邊同除以x2-4x后,不等號的方向變與不變要討論,同時,如果分離后新函數F(x)=2x-4lnxx2-4x的最值不容易求.因此,本題選用第一種方法處理比較好.
【例2】 (2011年高考信息交流題)已知函數f(x)=x+a2x,g(x)=x+lnx
,其中a>0.
(I)若x=1是函數h(x)=f(x)+g(x)的一個極值點,求實數a的值.
(II)若對于任意實數x1,x2∈[1,e](e為自然對數的底數),都有f(x1)≥g(x2)成立,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解法一:
(I)略
(II)∵對于任意實數x1,x2∈[1,e],都有f(x1)≥g(x2)成立,
∴對于一切實數x1,x2∈[1,e],f(x1)min≥g(x2)max.
f′(x)=1-a2x2.令f′(x)=0得x=a或x=-a.
∵當0<x≤a時,f′(x)<0;當a<x時,f′(x)>0,
∴f(x)在(0,a]上遞減,在[a,e]
上遞增. 于是
若0<a≤1,則f(x)min=f(1)=1+a2;
若1<a<e則f(x)min=f(a)=2a;
若e≤a,則f(x)min=f(e)=e+a2e.
而g(x)在[1,e]上遞增,
∴g(x)max=g(e)=e+1,
所以有:
若0<a≤1,則1+a2≥e+1,此時a∈;
若1<a<e,則2a≥e+1,此時e+12≤a<e;
若e≤a,則e+a2e≥e+1,此時e≤a.
綜上可知,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a∈[e+12,+∞).
解法二:(I)略
(II)∵ 對于任意實數x1,x2∈[1,e],都有f(x1)≥g(x2)成立,
∴對于一切實數x1∈[1,e],f(x1)≥g(x2)max.
∵g(x)=x+lnx在[1,e]上遞增,
∴g(x)max=g(e)=e+1.
于是,對于任意實數x∈[1,e],都有f(x)≥e+1恒成立
x+a2x≥e+1,x∈[1,e]
恒成立
a2≥-x2+(e+1)x=F(x),x∈[1,e]
a2≥F(x)max,x∈[1,e].
而F(x)max=F(e+12)=-(e+1)24+(e+1)22=(e+1)24,
∴a2≥(e+12)2.
又a>0,∴a≥e+12.
于是,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a∈[e+12,+∞).
解法二采用了分離參數法,構造新函數,求新函數的最大值.避免了求f(x)最值的討論,使該問題的解決簡潔明快.
以上給出了該類問題的兩個典例,通過例題我們對該類問題有了一個更加具體的認識.從這些問題的表面來看,我們甚至感覺不到它是函數最值問題,但是通過剖析后,揭示了其本質,由此可見數學的奧妙與魅力.因此,只有揭示了本質、掌握了思想方法,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恰當的手段去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責任編輯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