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下一階段出口仍將面臨較多困難和不確定性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廣東省廣州、佛山、東莞等地,就當前經濟走勢特別是穩定外需、加快外貿轉型升級進行調研。
溫家寶指出,當前,要高度重視進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推動出口穩定增長,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良好條件。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受國際市場疲軟的影響,對外貿易增速下滑。尤其是7月份后,沿海主要省市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今年以來,中央不斷加大預調微調力度,特別是5月份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增強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增速企穩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定經濟增長有不少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但下半年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穩增長的難度仍然較大。我們要全面估量形勢,沉著應對,牢牢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穩增長是中央確定的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是做好其他工作的重要基礎,不僅對實現今年的發展目標有重要意義,也對明年的發展至關重要。(新華網)
李克強: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省部級領導干部推進城鎮化建設研討班學員座談會并講話。李克強表示,我們要努力采取措施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這一方面可以惠民生、促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抬高城鎮化門檻,從而使城鎮化進程順利推進,此外,此舉還有利于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是一個事關長遠的大戰略,尤其要放在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中來思考。特別是在國際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國進入發展新階段以及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形勢下,研討城鎮化科學發展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
李克強指出,推進城鎮化需要統籌謀劃布局。既要遵循經濟規律,也要考慮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和空間均衡發展的要求,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特別是要提高中小城市集聚產業和人口的能力。李克強同時強調指出,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必須依靠改革。圍繞城鎮化發展中面臨的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戶籍和社會管理、資源支撐和生態環保等問題,更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實現體制機制創新,正確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為持續發揮城鎮化效應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新華社)
陳竺:我國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率將達95%以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部部長陳竺、副部長劉謙介紹衛生事業改革發展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陳竺表示,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2011年,城鄉居民參加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人數超過13億,覆蓋率達到95%以上,我國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網。
陳竺表示,國家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10類共計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針對特殊疾病、重點人群和特殊地區,國家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惠及近2億群眾。2002年以來,經過抗擊“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將發展衛生事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政府投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黨的十七大確定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奮斗目標,指明了堅持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質的根本方向,明確了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歷史任務。200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確定了2009—2020年衛生改革的制度框架、政策思路和目標任務,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五項重點改革統籌推進,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中國網)
袁貴仁:預計今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將達2.2萬億元
9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實施兩年來教育改革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指出,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各地積極貫徹落實,預計今年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將達到2.2萬億元,4%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袁貴仁指出,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經費的財政投入,國務院還成立了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黨政群共有20個單位和部門參加,各省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教育。31個省市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召開了教育工作大會,發布了本地區的教育規劃綱要。袁貴仁表示,通過校企合作、產教對話,行業企業積極支持人才培養。通過家長委員會、學校理事會,社會各界主動參與學校的監督管理。此外,通過重大政策出臺前的研究討論,人民群眾踴躍為教育改革發展建言獻策。新聞媒體也十分關心教育,不斷深入宣傳教育,為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