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 2日的美國舊金山, iPhone5如約而至。很顯然,在經歷一番等待和期盼之后,消費者對這款蘋果新品評價不高,據新浪網組織的一項網絡投票顯示,選擇“不考慮買”的網友有20361票,而選擇“果斷要買”的只有4168票,自蘋果手機推出市場以來,此種冷遇還是第一次出現。
與上一代的iPhone4S相比,iPhone5在許多方面做了改進,但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其硬件性能上的提升。即便如此,iPhone5卻依舊未對競爭對手的同價位產品有明顯的性能超越。
如果以三個字評價iPhone5,那就是—無驚喜;如果換成五個字,就是—依舊無驚喜。在谷歌陣營日趨龐大,諾基亞蓄力反撲的今天,如此的iPhone5很難完勝三星等品牌手機越來越強大的挑戰。但這對消費者來說倒不算是個壞消息,因為廣大“果粉”們省錢了。
按照常理推斷,對一個公司一款產品長期抱以“必須有驚喜”的高期待也是不合理的,但蘋果公司卻不同,這不單是因為它以前的輝煌,更因為蘋果在手機領域推行的是“一機戰略”和“獨生子女計劃”,傾整個公司之力一年只打造一款完美手機,這就要求在競爭對手“機海戰略”和“狼群戰術”的圍攻下,必須有以一當百的實力。
2007年,喬布斯在第一代iPhone的發布會上曾宣稱:iPhone將領先業界至少五年,而且這絕對不只是說說。事實證明,喬布斯確實做到了,iPhone的“一錘子買賣”做得也非常成功—一機勝千機。隨后幾年,蘋果公司一直為光環籠罩,隨之也成為了一家偉大的公司。
事到如今,筆者不禁要問:已經主導世界流行達五年之久的iPhone,正在走向乏味嗎?iPhone5失去驚喜的同時,同時也為競爭對手打開了大門。盡管現在還僅僅是一條門縫,因為消費者暫時還不會因為蘋果的再次平庸而狠心拋棄它。蘋果畢竟是一家長期處在世界巔峰的企業,它像世界上的一切偉大公司一樣,不僅光環不會立即消逝,而且比一般的次優秀公司擁有更多的喘息時間。
但消費者的耐心畢竟是有限的,他們還能給蘋果多少時間?從喬布斯去世后推出的iPhone4S開始,到新iPad,再到如今的iPhone5,產品缺乏醒目亮點,在蘋果歷史上已是第三次重演。尤其是在前兩次,失去喬布斯的蘋果甚至沒有勇氣再在產品名稱上更新換代。
iPhone5的推出證明了這世界果然只有一個喬布斯,蒂姆·庫克雖然是個好的經理人,但他顯然無力推動重大變革。喬布斯死后,市場給了他整整一年的時間,容忍他吃喬布斯的老本,這暫且容忍無經典創新的iPad和iPhone4s依舊熱銷,但在蒂姆·庫克掌控蘋果一年之后,卻依舊未給世界創造新的驚喜。
誠然,作為經理人,蒂姆·庫克在接掌蘋果初期出于取信董事會的目的,不急于創新而是通過提升硬件來推出新產品的策略是理性的和穩妥的。因為創新總與風險相伴,而穩妥的產品之路卻可以依舊很好地利用喬布斯的余蔭創造業績—事實也確是如此,這一年來,蘋果的股價繼續攀升,市值持續增長,股東對此非常滿意。
但問題是,一年之后怎么辦?蘋果如果還想繼續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庫克就必須有個取舍:是和諧維穩還是繼續革命?
不溫不火的iPhone5足以證明,庫克背叛了喬布斯的信念,喬布斯留給世人及后繼者的信條之一就是“絕不要害怕失敗”,定要“不斷創新”。但事實上,庫克卻長期拒絕給市場以驚喜,而對被蘋果的輝煌吊高胃口的消費者來說,沒有驚喜就意味著失敗。
一年的考驗期足夠長了,從iPhone4s到新iPad,再到iPhone5,蘋果的市場魔力在逐漸消失,事實證明,庫克守成有余,開拓不足,在耗盡消費者的耐心之后,蘋果將從一家偉大的公司變成一家大公司。
選錯了接班人嗎?這不怪喬布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更沒有長久輝煌的大公司,這世界也沒有人能夠偉大到連身后輝煌都安排得妥妥當當,身為“技術控”的喬布斯應該知道,以概率論他不被超越是正常,被后來者超越才不正常。
最后,站在庫克的立場上筆者要說:是不是到喬布斯為止,智能手機帶來的革命已經觸摸到它自身的天花板,所能提升的只有硬件、屏幕尺寸和厚度,正如PC業的沒落一樣,這個行業無論是誰—包括喬布斯復生,都已經再也提不出更新的革命性創新?
(作者為《中國新聞周刊》時政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