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在小學基礎打得如何,智力發展如何,對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然而,如果沒有一個好教師,潛伏于童心中的智慧如何開拓?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響學生一輩子。作為新世紀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合格的教師不是終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師,今天不一定合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人民滿意的教師呢?
一、對學生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在小學階段,我們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7~13周歲的孩子,他們都是正在成長中的人。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發展很快,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也是孩子學習的黃金階段。因此,我們教師要樹立一種信念: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他們長大后肯定會成為多方面的人才!在教授他們知識的同時,教師要本著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其他事情可以有失誤,唯獨教育不可以有失誤。因為我們的孩子只有一個7歲,一個13歲,沒有任何可以重來的機會。
二、走上教師崗位,就要有成熟的心態
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走上了教師這一崗位,就意味著自己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培育學生。在這個崗位上,所謂成熟的心態,即在教學活動中,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育機制來完成教學任務。面對我們的學生,教師要胸懷博大,感情豐富,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又要寬容學生的缺點,以大容小,以柔克剛。
三、對學生要有誠摯的愛心
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育的催化劑。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愛和關心,教師要像父母一樣在生活上對學生關懷備至。一位合格的老師,不只是愛少數學生,而應愛每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的多個方面。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觀察、理解、感受,從學生的平凡處發現閃光點,給予恰如其分的點評、激勵,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班上都能得到發展,樹立起信心與理想。
教師誠摯地愛學生,應做到知、情、意、行。比如,學生做錯事情了,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分幾個步驟來進行,首先是與學生溝通,先贊賞一句,說:“這么好的學生,這次是怎么了呀?”然后聽學生講他犯錯的原因,教師此時要充分理解學生發生錯誤的客觀原因,引導他認識到錯誤對自己的危害,接著再說對集體和社會的危害,再幫助他分析產生錯誤的主觀原因,最后說明改正錯誤之后的美好前景,并暗示或說明教師對學生改正錯誤充滿信心。
四、做教師工作,要與相關教育集體同心合力,密切配合,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一直扮演著課程改革主力軍和創新者的角色,毋庸置疑,新課程推進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新矛盾,為此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然而僅僅依靠個人的能力,教師是很難完成這些任務的。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適用于學生,也同樣適用于教師。把教學看做是一種合作式探究學習,教師之間互相合作、資源共享,不僅是改革的需要,更是工作的必須,是教師適應新形勢而開展工作的重要途徑。
第一,同一個教研組的教師是一個集體,可以共同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論。這是提高教師學科素養的需要,是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需要,更是日常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通過對相關教育理論的學習,為教師以后的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基礎,如不加強對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尤其是向課程專家、骨干教師學習是根本做不到相互合作與資源共享的,也無法創造出集體智慧的結晶。
第二,經驗交流,這是教師合作的情感紐帶。同樣的理論學習,不同的教師個體由于知識與經歷的不同常常有不同的體會;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經常有多種不同的理解與處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樣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的班級常會有許多不同的感受。為及時地總結經驗,積累寶貴財富,教師之間需要交流,需要對話,需要合作,需要發揮教育的整合功能。
總之,我們廣大教師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地學習、探索,立足于合格,著眼于成功,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善于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人民滿意的教師!
(作者單位 山東省鄒平縣范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