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學校對體育學科不重視、體育教師工作的方式方法老套和學生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等因素,使得初中體育教學很難取得良好的成效。新課程改革強調,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體育教學成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需要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愛屋及烏,學生對教師的喜愛會轉化為對教師所任教學科的喜愛。
一、關心學生,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教師不僅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展開學習,還應在生活中關心學生,和學生做朋友,這樣才容易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在課余時間,教師應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對教學活動的需求,并及時地在教學活動中改進。初中體育教師雖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只要能熱心地解決學生的困難,就會受到學生的喜愛。例如,筆者在教學時就發現一個男生心情不好,行為怪異,便向他詢問原因,他卻拒絕回答。筆者只好在課余時間詢問其他學生,了解到,這個學生不小心得罪了社會上的一個閑散人員,受到脅迫,這個學生又怕又惱。了解情況后,筆者及時地向該生的班主任及學校領導進行反映。筆者聯合學校的警務室、政教處嚴厲地批評了那個社會閑散人員,為這個男生解決了這件麻煩事,學生在尊敬我的同時,也樂于與我接近,師生的關系更加和諧。
二、尊重學生,為學生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
初中生的年齡基本在13~17歲之間,處于青春期的他們都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因為獨特的身心特點,他們更渴望得到認可和尊重。有一部分教師以學生的成績作為依據,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使得后進生群體更加容易邊緣化。長此以往,這個層面的學生大多會產生自卑感,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會抵觸學習,不利于班級的整體進步。我在任教時,一直注重平等原則,讓學生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班集體的一分子,即使在學習基礎或是運動能力上有差異,體育成績上有距離,但是大家獲得成功的機會是公平的,人格也是平等的。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學習,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后進生,他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同樣都受到了重視,大家擰成一股繩,表現更加積極。
三、做好榜樣,以實際行動率先垂范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身先士卒”,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了解學生的同時,學生也在分析評價教師。我的原則一向是言傳不如身教。在教學活動中,一直為學生做好榜樣,從自己的言行舉止開始。只有自己達到了要求,才能去要求學生。體育教學活動一般都是在室外,不管是夏日炎炎還是天寒地凍,我都堅持和學生一起開展各項活動,保證和學生一樣的著裝要求,對于教學中的每一個動作,我都會反復訓練,確保以規范的動作向學生進行示范。
四、分層教學,視不同類型對癥下藥
學生由于性別和體質等方面的原因,在體育運動能力上也存在強弱,如果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對所有的學生都制訂相同的標準,那樣就會造成個別學生難以達成訓練目標,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在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教學的內容和考核標準都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通過新教學理念的引導,每個層面的學生都可以達成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習風氣和師生關系也得到了良性發展。
五、提倡團結,為互助學習創造機會
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總會有個別學生對于動作的要領掌握不到位,訓練的過程很困難,如果教師對其專門開展補習,又會顧此失彼。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級中挑選一些體育優秀生在課余時間幫助這些訓練困難的學生分析原因,并幫助他們展開校正訓練,不但讓他們的體育能力得到增強,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間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經常組織一些競賽活動,如小組接力競賽等等,通過活動,學生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增強了團隊意識。
總之,教師只要在體育教育工作中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用積極進取的思想引導學生,就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在學習活動中你追我趕,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這不但有利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成效的提升。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沂市王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