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要積極地改善課堂教學措施,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滲透教材教案,潛心研究,埋頭實驗。將好的教學經驗繼續進行發揚,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樹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采用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一、更新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理念
要想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改革,首先,我們要先實現教學觀念的轉變,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入了解新課程改革的基礎方向和具體要求,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重新確立教學觀念,以積極的教育心態,應對當前的教育實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給學生更多的發展機會,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素材,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例如,在初一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學生在認識自我方面有什么困惑;學生怎樣認識自我;認識自我過程中需要我們幫助什么。了解學生關于“愛的沖突”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是否明白他們現在實際上困惑的是什么?學生自己是否清楚等等。教師要切實地從學生的思想角度出發,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地活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制訂正確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立,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對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引作用,因而我們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首先在課堂教學前,要積極地滲透課本,深入鉆研教材內容,了解新課標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要求,擬定符合思想政治課堂發展的教學觀念的教學方向,從學生的實際能力、素質水平出發,制訂科學、全面、層次性的教學目標。而且應注重我們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考慮學生的實際接收能力,以及學生興趣的激發,擴展課堂教學的活動面,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新課標中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我們在每節課的備課中要嚴格地要求自己,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能夠做到正確地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優化教學手段,教學環節間的合理搭配。在課堂教學中掌握問題教學法,有效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思維。
三、創建有效的課堂操作模式
隨著教材的改革,教學方法我們也要不斷地進行更新。課堂是教學的主要戰場,教學方法也是我們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途徑和手段,施教有法,教無定法,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與時俱進,謀求更新更有力度的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體現其價值。這也是教育教學中我們必須著重打造的關鍵環節。思想品德教學由于教育手法的陳規,使學生的思想觀念很容易產生排斥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改良,我們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在討論中形成答案,給學生積極發言的機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一改傳統教學中被動聽講的狀態,這樣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就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教學的有效性自然能夠得到提升。
總之,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教師的教學任務更加地明確,教師要怎樣將其實現,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是教師當前不得不深思的問題。應對新課標的要求,我們要切實把握好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實現當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喇嘛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