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有著巨大的變化,他們的獨立心理、逆反心理在不斷增強,總希望擺脫家長與教師的束縛,這也就要求教師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不同于管制,我們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聽話,不違反紀律,還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和成才。班級是學校的基礎單位,一個班級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抓好班級管理,在整個學校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則是教育管理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肩負著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幫助學生在品德、學業、技能上進步的責任,只有切實加強班主任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一、創新班級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傳統的包辦管理方式遏制了學生的發展,也不被學生所接受。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必須摒棄傳統的班主任包辦、班干部負責的封閉式管理,應建立一種開放、民主的班級管理體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產生責任感。
1.建立優秀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是班級的火車頭,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是離不開班干部的參與與協助的,因此,建立一個優秀的班干部隊伍是勢在必行的,更是管理好一個班級的關鍵。在班級管理中,要知人善用,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大膽更換不作為或起著不良影響的班干部,組建積極向上、能力強的班干部隊伍。
2.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教室環境建設是班級物質文化的體現,是班級精神文化的體現,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好的教室環境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更能給人以啟迪,激勵學生不斷超越自我,所以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上也不能松懈。
班級精神文明建設是及其重要的,它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主要表現在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等。首先,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比如說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參與,發揚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等等;其次,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學會做人;最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新課程理念提倡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創新性,不能過于壓制,在管理中教師要做好引導人的角色,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最佳途徑。
二、注重情感交流
學生是一個很敏感的群體,對班主任的管理更加敏感,高中時期的學生對敏感的領悟越來越強,當他們接受不到班主任情感投入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傳統的師生對立情緒中,另外,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時在完善管理制度的時候,要賦予制度適時的人性化管理,讓學生體會到,制度并不是用來約束他們的,那是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愛和期望,讓學生感覺到班級是一個充滿情感的地方。實行“恩威并行”的管理方式。
1.“恩”——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教師在管理的時候切勿把自己放的高高在上,摒棄專制管理,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跟學生建立真摯的感情。首先,教師要與學生平等交往,樹立平等的觀念,尊重學生,堅持“以人為本”,不偏袒學生,做到對每一個學生信任,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其次,培養班主任的親和力,一個有親和力的班主任,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身心放松的情況下,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潛能,這樣也更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級,在平等的師生關系上,培養班主任的親和力,建立一個民主、和諧的班集體;最后,對學生的小錯誤可以采取寬容政策,勿因一點小錯誤而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威”——班主任在采取管理措施時,“嚴”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要有注意兩點:首先,要有分寸、有范圍,而不是武斷、強硬的亂管一氣,而是能夠嚴格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到平等對待;其次,嚴而不厲,班主任對學生嚴格要求是肯定的,但是要區分好嚴格和嚴厲,過于尖銳的語言會使學生感到尊嚴得到侵犯,這就是去了教育的意義,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情況下教育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寬容也是一種嚴格,可以引發學生內心深處的自責和自省。
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的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班主任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教的目的是為了不需要教,讓學生學會自尊、自立、自強。在新時期下的高中班級管理中,還需要班主任繼續探索尋求更好的方法,使班集體管理工作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楊海麗.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藝術[J].教育教學論壇,2012(6).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陽縣眾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