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增效”成為現在教育中大家都在熱議的一個話題。教學時間在縮減,教學要求在提升。很顯然,提升課堂效率是“減負增效”的必由之路。而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連續性,要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則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自己加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技能得到訓練,能力得到培養。如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物理課堂中綻放自己的激情是我們現在物理老師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錨定核心思想,快速啟動思維,讓給學生思維得到飛翔
所謂錨定就是在一開始用學生最熟悉、最簡單的事例,啟動學生關于關鍵思維點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后面的訓練中感覺到這樣的思維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只要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快速啟動正確的思維模式,那么解決問題的效率自然就高了很多。
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學中,我認為本節的核心思想是“阻礙”。所以我一上課就通過“摩擦力對物體的阻礙作用”,錨定“阻礙”的思想。而接下來的訓練,就是不斷體會“阻礙”這兩個字,并且利用“阻礙”的思想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大致的設計思想是這樣的:
1.通過摩擦力阻礙物體運動,體會“阻礙”的感覺。
2.導體棒切割磁感線。給導體棒一個初速度,分析有無電流的產生。然后通過能量守恒,分析動能及速度的變化。再分析安培力的方向,最后通過左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從而理解安培力所起到的“阻礙”作用。
3.進一步分析安培力的“阻礙”效果:阻礙磁通量的變化。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僅用一節課的時間,不但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把握住了本節的核心思想——阻礙。
錨定課堂核心并圍繞核心開展課堂教學,可以讓課堂顯得緊湊而有序。更重要的是學生把握住了核心思想,即使遇到陌生的問題,也有能力自己分析。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價值。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可以采用這種方式。我覺得,涉及方法類的教學內容可以在這方面動動腦子。
二、訓練引導課堂,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設計上,我們打破傳統的老師說、學生聽,或者老師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模式。在教學訓練中,不設計學生不會的問題,使學生感覺事情原本就應該是這樣的。讓學生從成功走向成功。
要想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體會到喜悅,就必須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訓練”無疑是讓學生動起來的絕佳方法。要確保所有的學生能夠動得起來,則要求訓練的切入點必須是學生非常熟悉或已熟練掌握的知識。如,安培力方向的判斷、電流的形成是學生熟練掌握的知識。在不斷添加的過程中,不但不給學生設置障礙,還要有意識地回避一些學生可能出現的障礙。如,本節課的障礙之一是從電流過渡到電荷。我采用“剝”的方式,形象地過渡過來。整個教學內容,學生掌握得很輕松。如果訓練設計得得當,還能體現出探究的理念。如本節課的大致思想是:理性分析—學生猜想—實驗驗證—鞏固訓練。
三、直覺化訓練讓學生感到快感,心靈得到升華
所謂直覺化訓練就是在關鍵點的訓練上要讓學生達到直覺化的程度。這個訓練量要大,而且只能在課堂上完成,課后訓練無法達到這個目的。這樣的訓練一般用于程序化知識的教學。
在《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這節課上,我們意識到了這節內容的困難性。但我們認為,我們通過課堂訓練可以讓絕大部分學生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類平拋”的問題中獲得突破并達到直覺化的程度。確保在綜合題中能順利地拿下第一問。訓練流程是這樣的:
1.一帶電粒子垂直飛入勻強電場中,已知電荷的帶電量、質量、電場強度、初速度、電場寬度,求帶電粒子飛出電場時的時間、側向速度、偏轉角的正切值。(這個訓練全體學生都能完成,這是最熟悉的形式)
2.已知電荷的帶電量、質量、電場強度、初速度、粒子的豎直位移,求帶電粒子飛出電場時的時間、側向速度、偏轉角的正切值。
3.(提前讓學生猜教師會怎么改動題目)已知電荷帶電量、質量、電場強度、粒子的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求帶電粒子飛出電場時的時間、側向速度、偏轉角的正切值。(本題教師提示學生注意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
4.已知電荷初速度、粒子的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求帶電粒子飛出電場時的時間、側向速度、偏轉角的正切值。
5.已知電荷帶電量、質量、初速度、粒子的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求帶電粒子飛出電場時的時間、側向速度、偏轉角的正切值。求場強。(檢測學生是否能啟動反向延長線)
6.已知初速度、水平位移、偏轉角、帶電量、質量。求時間、側向速度、場強。(檢測學生是否能啟動反向延長線)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訓練,學生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類平拋”問題的處理上基本不會出錯了。“減負增效”任重而道遠,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地探索。我相信不管課程理念如何變化,高效的課堂永遠是我們老師追求的目標。只有提高課堂效率,才能實現真正的“減負”,才會在培養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刻苦學習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會越走路越寬,只有這樣,才能讓激情在物理課堂中飛揚。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