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語文能否學好的標志。但如今,許多學生都非常發愁寫作文,一提起寫作文就眉頭一皺,痛苦不堪的樣子,作文成了老大難問題。他們怕作文,提起筆冥思苦想半天,卻不知如何下手。針對這些情況,語文老師要把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任務作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從作文低谷中走出來。怎樣才能培養好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筆者根據自己從教多年的經驗,談一些語文老師應注意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他們養成愛觀察生活的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積累寫作素材
觀察,就是用眼睛去遠“觀”近“察”,留心自己周圍的一切事物,時刻注意并養成一種習慣。首先,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的寫作素材,得到相關事物的鮮明而具體的印象,經思維活動加工、提煉,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促進感性智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許多學生作文時,常常感到無話可說、無從下筆,就是由于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對要寫的事物沒什么印象,寫作時便胡編亂造。其實,我們的寫作內容來源于生活,只要我們留心周圍的事物,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文時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了。
要使學生養成愛觀察生活的好習慣,老師要為其創造情境和條件,如組織學生春游、參觀、訪問等社會活動,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把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每次讓學生觀察的事件,要指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寫隨筆,給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以及文章類型、主題和字數都不限等等。學生只管寫自己非常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人或事,他們就會對寫作產生興趣。老師要經常提醒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件,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想、多記,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真正做到“以我手寫我心”。
二、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作思維能力
興趣是一個人成功的動力源泉,但興趣也不是人與生俱來的,需要后天創造條件培養。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興趣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也是學生克服困難、鉆研知識的動力。那些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們,沒有一個不是對某些問題產生濃厚興趣后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成就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的最強大動力就是來自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作文創作興趣。學生只有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要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展現自己的才華,敢于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寫出不管是思想內容上還是表達形式上,都與眾不同的文章。對他們這些勇于創新的精神老師要加以表揚,激勵學生的創作熱情,培養他們的創作能力。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要經常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寫作文興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愛寫作文,會寫作文。
三、引導學生多閱讀文學作品,為寫作儲備能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多讀書對提高寫作水平是多么重要。魯迅先生也談過寫作“秘訣”,那就是多讀、多看、多寫。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文是閱讀的實踐和提升。閱讀可以積累許多知識,為寫作提供借鑒。古今中外的許多文學大家,無一不是博覽群書的。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閱讀了大量作品才寫出了那么多優秀的劇本。法國的大小說家巴爾扎克也是在閱讀了許多文學名著后才會為后人留下了“人間喜劇”,中國的茅盾對《紅樓夢》那樣的巨著都能倒背如流,使自己成為大文豪。對學生閱讀的作品,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課上時間引導,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指引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多閱報紙雜志和古今中外名著。可舉行講故事,開展辯論會等形式來促進學生閱讀,引導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和體會,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會逐漸積累豐富的素材,并養成各抒己見的好習慣,為寫好富有創新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創造良好的寫作氛圍,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寫作欲望
好的寫作氛圍是學生培養寫作的沃土,在這肥沃的厚土里,學生們發芽、生根、開花、結果。我們語文老師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語文老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口頭作文練習,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或做一些有趣的語句游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或者叫幾個同學到講臺表演節目,叫別的同學仔細觀察,把表演的過程描繪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做這些有趣的游戲,同學們就能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提高作文的興趣。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寫作環境,養成觀察事物的習慣,真正愛上作文,多看、多讀、多寫,那么學生的作文水平必定會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 河北省任丘市議論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