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怎樣才能使教與學有效互動,從而讓學生在課堂里收獲最大?這是許多中學英語老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準確理解有效課堂中的師生關系
評判一節(jié)課是否有效,不同的教育價值和不同的課程觀會有不同的標準。有些老師習慣性認為,把自己的課講得精彩,講得透徹,滴水不漏,就是有效課堂了,至于“我都講了,如果學生還聽不懂”,是學生個人接受能力的問題。這種觀點是強調(diào)教師的立場,不自覺地以教師為核心看課堂效果而忽視了學生這一學習主體。事實上,學生得到發(fā)展才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標志。有效課堂就是實現(xiàn)“生本”化,關注全體學生發(fā)展的課堂,促進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目標必須設立在學生現(xiàn)有水平和其發(fā)展水平上,通過有效教學互動,使學生把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最快最有效地吸收應用并納入自己的知能體系,使學習品質(zhì)得到提升。它追求的是真實、自然、有序、科學、有趣,而非僅僅是老師在課堂上的熱烈表演。
在一堂課上,如果學生都參與了,能集中注意力與老師配合、互動,那這節(jié)課就基本是有效的了。這里,老師的啟發(fā)誘導作用不可忽視。如果說“學貴善思”,那么“教貴善誘”,教師不僅僅是信息源、媒介體,更重要的是引路人、催化劑,課堂教學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教學的出發(fā)點、依據(jù)和歸宿。“師者,所以引路、開竅、促進也”。老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問題設置的深淺度。分層設置要讓學生回答的問題,難題由較好的學生解答,容易的題目由基礎薄弱的學生解答。所有的學生都能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就會有成就感,就愿意參與,課堂也就活躍了。
二、建構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好的思路還要有好的形式。有效課堂還要有好的上課模式,流暢的教學流程。導讀提綱下的自主學習,就是新授課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開發(fā)學生學習品質(zhì)的一種好的課堂模式。
(一)做好幾個基本要求
1.課程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設計要符合新課標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結構。
2.應因人善喻,因勢利導,為學而教。依據(jù)學情分析,把握適宜教學起點,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有所得。
二、從四個環(huán)節(jié)組織課堂教學
1.編寫導讀提綱。依據(jù)學習目標,設計對應的導學提綱。以“導讀提綱”有效引導學生聽課前就先開展自主學習。“導讀提綱”既可以有基礎知識,也可涉及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可包括補充的資料、進行初步探究活動的提示等,要體現(xiàn)知識分層或梯度。當然,提綱要促進學生即將開始的滿堂學而不應成為約束學生自主學習的框框。
例如,老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布置學生概括本篇文章的中心大意(main idea),劃分文章層次(structure),或提取有關文章內(nèi)容的 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等。提綱讓學生提前預習,提前一天布置也可以部分在課堂中使用。
2.基礎知識的全面檢測與過關
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在督促、檢查學生自讀效果,也可以察覺學生自讀中存在的困難,便于教師適時調(diào)整即將開始的精講內(nèi)容。它主要以練習的形式對本文基本的詞匯及句式完成基礎的過關,以此掃清閱讀文本的障礙。
3.重難點精講
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學生聽課是否有收獲,疑難是否得到解決,要高度重視。對本文的重點及難點精講,可以涉及“導讀提綱”和“基礎知識的全面檢測與過關”中體現(xiàn)的問題,并進一步深化及拓展。在這里,要注意誘思點的設置,可以抓住課文的疑點、難點、美點。
4.重難點知識的分層運用
對以上精講的內(nèi)容進行操練,提升,鞏固。沒有適當?shù)挠柧殻筒豢赡苡欣喂痰闹R掌握與能力的提高,就不可能實現(xiàn)有效課堂,所以必須給足學生有效訓練的時間,同時老師要及時規(guī)范、指導、講解。
除了以上四個環(huán)節(ji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課堂上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管從學生的性格還是從知識的結構上看,高中英語課堂都不像初中課堂那么活躍。事實上,高中課堂同樣可以生動有趣。提醒、解析語法當然重要,但課堂效率的生長點在語言、文字上,應著力于語言的吟誦品味,參悟英文的意趣,接收文化的熏陶,獲取情志的提高。這首先取決于任課教師。教師要能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能以情激情,使學生配合教學需要,能讓學生動口讀、動手寫、動腦思,這樣學生就會集中全部注意力于課堂,就會互動積極。在復習當天所學內(nèi)容時,就會節(jié)省很多時間。能盡快消化當天所學內(nèi)容,不把問題留過夜,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學生學起來就輕松,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就會愛上英語課,就肯學,就會有良好的學習效果。越有效果就會對英語越發(fā)感興趣,就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即使偶爾失敗了,也能從其他同學的問答中得到經(jīng)驗,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體現(xiàn)出來了。
三、師德是有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一)做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老師自身的感召力,個人的魅力勝于其他教學方法。人言:親其師,信其道。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個人的素質(zhì),對一個學生一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特別是老師的言行、為人、學識。
如果一個本身有感召力的老師,他或她洪亮的聲音,豐富的肢體語言,流利的口語,能駕馭課堂的眼神,及豐富的知識,準確無誤的講解,會讓學生喜歡英語課堂,也愿意配合。即使學生很困乏,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新疑、有趣的教學方式也能把學生調(diào)動起來。老師要鼓勵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如:課堂經(jīng)常的個別提問,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文句的朗讀,齊讀也能起到定睛收神的作用。這樣課堂的效率也一定會提高。
經(jīng)常與學生談談人生觀,為人之道。學生對社會,人生充滿著好奇、憧憬。老師如果能在課余時間經(jīng)常給學生講講如何做人。如:如何當一個魅力(charming)女孩或男孩:做人得誠實(honest),勤奮(diligent),善良(kind),寬容(generous),樂于助人(helpful)等。學生會覺得老師的話很有道理,很喜歡聽,也會對老師產(chǎn)生欽佩之情。
(二)老師既要像慈母,又要像嚴父
學生喜歡老師,學生就會喜歡老師的課。要讓學生喜歡上你這位老師,你就得做一個有魅力的老師,以拉近學生的距離。老師要開朗樂觀,口語好,會表達。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關愛學生,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生活的點滴。如:天冷天熱時提醒他們注意加衣減衣。他們生病時,給予親人般的問候。經(jīng)常到他們的宿舍與他們交流。特別是寄宿的學生,離家久,身邊沒有家長的陪伴。老師就要像長輩,關心他們,讓學生從心理上就不覺得與老師距離遠。
(三)做一個敬業(yè)的老師
老師還得熱愛教學,一心撲在教學上。學生會因老師的愛,老師的敬業(yè)受到鼓舞。因為專業(yè),所以信賴;因為敬業(yè),所以敬佩。比學生來得早,比學生離得遲。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鼓勵學生。給學生一些激勵的標語,如:一千次的跳躍就為了這次飛翔。
總之,高中英語有效課堂離不開師生的有效互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既尊重學生這個學習主人的角色,又需要老師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用心設計教學過程,這樣離有效課堂就一定不遠了。
(作者單位 福建省漳州立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