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能激發學生濃厚興趣的導言
巧設情景,鋪墊導入,在課前的5分鐘,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學習必修2第一章第二節孟德爾的自由組合定律時,上課前我先講: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相對性狀這個詞,比方小麥的高稈和矮稈,有芒和無芒。那么,我們在種小麥的時候喜歡種什么品種?學生回答:矮稈的、無芒的。為什么是這樣的品種呢?學生回答:矮稈的抗倒伏,無芒的不扎手。那么,如果現在沒有理想的品種,我們可不可以得到呢?該怎么得到呢?從而讓學生思考。我的生物課堂就是這樣由情景開場,通過學生熟悉的事例吸引他們注意,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當然,在形式的安排上可不拘一格。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1)巧用比喻化疑難。把氨基酸的結構簡式比喻為人體,而氨基和羧基好比人的左右手,H基好比人的軀干,那么我們相互識別靠的是頭部,而R基就好比我們的頭部。把糖類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糧食和口袋里的現金。(2)妙用詩詞添興趣。例如,物質出入細胞膜的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可形象地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可形象地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3)口訣諧音助記憶。微量元素的種類:Fe、Mn、B、Zn、Mo、Cu記成:鐵猛碰新木桶。(4)用比較法綜合復習。比如,4種能源是:主要能源—糖類;儲備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終能源—光能。(5)理論知識實際化。講無氧呼吸時,我從學校校運會長跑后為什么運動員總感到腰酸背痛說起,因為長跑時氧氣供應不足,我們的體細胞會進行少量無氧呼吸并產生乳酸,組織里乳酸積累過多會使人腰酸背痛。
三、講究教學語言藝術
1.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感染和吸引學生
幽默是一個人應有的素質,風趣而不失嚴謹,動人而免于庸俗,從而活躍教學思維和課堂氣氛,吸引學生。
2.教師的語言要有節奏和邏輯性
這主要與掌握教材的熟練程度有關,一個連教材都不熟的教師是很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抑揚頓挫、語調流利的語言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的體態語如手勢也可以增加自身的氣質,進而去感染學生。
四、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
多媒體集聲音、圖像、模擬等手段于一體,尤其適用于生物教學。多媒體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是生物教師的好幫手。通過多年的教改實踐和探索,我認為,只有將傳統教學媒體中合理、優秀的部分與現代電教媒體進行優化組合,才能形成一種優勢互補的“整體效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授有絲分裂時,過去我用“講述+板畫”的形式講授,以語言講述為主,板畫為輔,雖然也能強調重點,但缺陷是既不真實,也缺乏動感。如果應用現代化電教媒體——教學錄像片演示這一過程,通過慢放、定格、特寫等方法處理出來的鏡頭,既能真實、藝術地再現細胞中染色體的動態過程,使其具體形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又能使枯燥乏味的生命運動現象變得新穎有趣。
五、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生物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剛上課的復習鞏固時,可以穿插在新課教學中,不少學校已明確要求教師課堂教學中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課堂練習題的提前設計和課堂上的靈活使用,能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據此調整教學節奏,及時進行矯正教學等。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是實現生物課堂教學高質量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孫玉.發展性評價的現實意義.延邊學院學報,2008(3).
[2]秦剛天.淺談我國農業科技與教育.信天學院學報,2005(3).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