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到來,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清新氣息。新課改要求教學不僅要達到明確的知識、能力目標,而且要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習新課改、樹立新理念、走進新課堂,既是時代要求,又是自我挑戰(zhàn)。從思想觀念到教學實踐、從教材內容到評價體系,教師既有驚喜與期待,又有惶恐與不安。就如何在教學中貫徹好新課改的精神理念,打造快樂高效的政治課堂,我談談自己的思考與嘗試。
一、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
教材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載體和依據,教材內容的充實新
穎、生動有趣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搭建有益的平臺。長期以來,高中政治課教材內容陳舊、枯燥,說教色彩過重,人文氣息淡薄,不僅脫離鮮活的時代,也脫離學生的身心實際,這恰恰與政治學科的本質特點背道而馳。教材本身的弊端和局限既束縛了教師的教學,也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舊的教學評價機制,把分數作為評價教與學的唯一標準,抹殺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限制了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
以上僅僅是制約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能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的客觀原因,使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的關鍵還在于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師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學方式的探索創(chuàng)新,這些才是組織有效教學的根源所在。高中階段的學生最富創(chuàng)新意識、最具活力,他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敢于發(fā)表見解,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懷揣個人夢想。但是,長期以來的政治課教學,普遍的模式都是教師一個人夸夸其談地照本宣科,根本談不到學生的主動參與,更談不到課堂的生命活力。所以,課堂,特別是政治課堂,不應該是壓制學生精神自由的場所,而應該為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高尚的價值追求提供廣闊的空間。
二、組織有效教學的實踐操作
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材內容呈現的不同特點,教師的教學方式應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才會豐富生動,取得最佳效果。
1.多媒體展示:在學習《經濟生活》家庭消費的相關內容時,考慮到這部分內容學生非常熟悉,又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我把學生分成小組,要求他們用一周的時間調查近十年家庭消費的新變化,并分析這些變化產生的原因,然后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向大家展示。展示課上同學們積極交流討論,氣氛非?;钴S,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整個活動既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拉近了書本與生活的距離,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體會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學會了與人合作,增強了團隊意識。這些恰恰是新課程的魅力所在。
2.問卷調查:在學習個人家庭理財與投資方式時,讓同學自己設計調查問卷,列出典型性的問題(比如:家里有余錢會選擇哪些投資方式?首選的是哪一種?風險是大還是?。渴找嬖鯓拥鹊龋?,通過調查家人、朋友、鄰居,整理數據,分析調查結果,比較各種投資方式的優(yōu)劣,使學生樹立科學的家庭理財觀念。
3.小品表演:在學習消費者權益的維護這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以小品的形式把實際生活中違背市場交易原則、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事例展現出來。學生有的扮演經營者,有的扮演消費者,有的扮演工商管理人員,事例很有代表性,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規(guī)則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一堂課留給大家的不只是歡快的笑聲,也有更多的思考和啟示……
4.撰寫小論文:在學習經濟全球化的內容時,我讓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撰寫小論文。學生有的寫到了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有的寫到了全球化對中國發(fā)展的影響,有的寫到了全球化的利與弊……所以,就一些時政熱點問題,諸如美國總統(tǒng)大選、利比亞戰(zhàn)爭、日本地震等,讓學生寫一些簡短的時事小論文進行分析評論,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課外知識,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大有裨益。
教學方式是豐富多樣的,所謂教無定法,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關鍵在于找到最適合,最有效的形式,這也是一個不斷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目的在于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三、應注意的問題
1.不管教學理念怎樣轉變,教學方法如何創(chuàng)新,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永遠是教師組織教學的根本和依據。所以,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立足教材,深挖教材,用活用好教材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
2.不管怎樣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都不能丟失。教師要扮演好指導者、組織者、評價者的角色,平衡好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真正達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3.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干好本職工作的內在需要。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加強學習,及時給自己充電。個人修養(yǎng)的提高、專業(yè)知識的夯實,必將對教學工作的良好開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蘭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