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等問題擺在了全體教師的面前。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人類學習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并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
對于這些知識,要想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必須借助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積極性才行。如果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極易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下降,也就無法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1.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告訴我們,交給學生固有的知識,不如教會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習就會有興趣,這樣的學習才會更有效。也就是說,我們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更要激發他們不斷學習的欲望,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而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2.注意教學的新穎性和啟發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性的東西能激發人的興趣,吸引人的注意力。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簡單重復,內容格式化,極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利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喚醒學生學習的熱情,用新穎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加強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較強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把學習當做是一種樂趣,會把學習看做是內心的滿足,而不會把學習當成負擔,因而有很好的學習效果。而學習興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后天不斷的培養的。要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滿足感,教師就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揚和鼓勵,以激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我認為,我們應該把學生的課外活動交給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有閱讀的時間。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有些家長和老師認為,課外活動學生就應該老老實實地呆在教室里學習,完成課堂上布置的作業,尤其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更應該禁止看課外書,禁止參加課外活動。
4.注重個體差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防止出現“一刀切”的現象。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原有知識基礎以及不同的學習能力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個體差異,使每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教學內容由簡到繁,使學生獲得成功感;考試或練習難度適當,使學生努力就能完成。如果學生的學習出現問題,則給他提供再次獲得嘗試的機會。
5.適當利用獎勵和懲罰措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態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種強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合理地采用獎勵和懲罰措施,堅持公平、適當的原則,以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
我想,無論我們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在學習方面,沒有比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更能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和保護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積極的心態中成長。
(作者單位 山東省墾利縣勝坨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