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學畢業,我就把自己的人生主戰場固定在了三尺講臺上。在十多年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有許多事觸動我的靈魂。不是嗎?在班級籃球賽中,或許是由于裁判的不公,有位同學淚流滿面;一次課上,學生紀律混亂,我生氣了,居然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您就別生氣了,我知道是我們的錯,我們不亂了,你就好好給我們上課吧。”……所有這些事,都說明學生在極力維護自己的心靈不受傷害,也在努力維護老師的心靈不受傷害。然而,作為師者的我,有沒有去注意維護同學們的一顆顆脆弱的心靈呢?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事例。
那是一節在計算機36班上的自習課。我把剛剛批改好的作業給學生發下后,重點講了作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又布置了新的作業讓學生完成。正當同學們都在認真做作業時,一位坐在第一排的女學生突然對我說:“老師,跟您商量一件事,行嗎?”
我先是詫異,然后說:“什么事?”
“您以后批改作業時,能不能多給我打幾個‘優’?”她又指了指她同桌的作業本說:“為什么張欣的作業本上就有幾個‘優’,而我的作業本上就沒有呢?你看,我的數學作業本上,老師就給我打了好幾個‘優’。”
我目瞪口呆,一時間真不知道說什么好。想給自己找個理由,太容易了,論學習,她沒有張欣刻苦認真,論做作業的認真程度,她不如張欣,字也沒有張欣寫得漂亮,考試成績也沒有張欣優秀。然而,我真的可以這樣說嗎?這樣說,不會傷及這位同學的自尊心嗎?我實在不想傷害我的每一位學生,況且是一位多少還有點上進心的女學生。我平靜了一下,說:“我批改作業比較隨便,在我心里,‘優’和‘甲’是一樣的等級,你放心,這根本不會影響到期末我對你的學業評定。”
“是嗎?”她目不轉睛地望著我,似乎想看透我的心思,似乎想從我的眼神里看出我是不是認為她和班里最優秀的學生一樣優秀。“可是,我還是想讓你以后多給我打幾個‘優’。”她補充了一句。
“是的,你和張欣一樣優秀。以后,我一定在你的作業本上多打幾個‘優’。”我極力作出認真的樣子,盡量做出了一個圓滿的肯定的回答。旁邊的張欣看了看這位同學,忍不住說話了:“我覺得你像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小朋友,怎么那么幼稚。”
那位同學笑了笑,沒有再說什么,拿起筆做起了作業。然而,我的心卻無法平靜,開始認真地審視起自己來。自己的確是批改作業時有點敷衍,是自己寫慣了“甲”而忽略了給同學們一個合理的評價,是自己忽視了這一群在初中多少受到冷落的學生,多么渴望老師的哪怕是一點點的贊賞。細細想來,平時上課時這位同學也在認真聽課,也在認真地完成作業,也曾記起她向我問起什么是右手螺旋定則,問為什么自己在習題中總是出錯……所有的這些難道能簡單地用“幼稚”來評說嗎?到底學生優秀到什么程度才算優秀?面對我的學生,我無地自容。
夜空里,一輪皎潔的明月旁,幾顆小星星閃爍著并不怎么耀眼的光芒。然而,我們永遠也不能說那些小星星不自量力,因為它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我會用我的真心,讓更多的“優”從我的筆尖流進學生的心田。
(作者單位 山西省陽城縣職業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