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也開始了如火如荼的改革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化學教學效率已經成為廣大化學教師孜孜追求的目標。因此,作為化學教師,一定要遵循正確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切實落實化學教學計劃和相應的教學標準,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
一、轉變教學理念,遵循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廣,“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支持與發(fā)揚,隨著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日漸推進,我們一定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將重心真正轉移到學生身上。教師已經不再是課堂教學中唯一的中心,而應變身為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咨詢者,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將課堂變?yōu)閹熒印⑸印⒎e極探討、共同發(fā)展的有力平臺,使學生在這一場所中自主探索,從而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實驗技能。作為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該做到:心中有學生,關注學生發(fā)展的同時,也要關注自身的發(fā)展。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僅僅依靠教材,畢竟教材只是一種參考,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內容我們要參考,不符合的我們可以改進或改善,甚至可以自己設計,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設計教案。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往往以教材為主,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因此,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慎重對待學生提出的建議,尤其那些能夠表達創(chuàng)新思維的建議,一定要給予充分地表揚和肯定,即便是不著邊際的想法,也不能急于反駁,打擊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而是通過循循善誘地引導,促使學生轉變思路,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同時,要給予學生解釋的時間,具體傾聽一下學生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只要體現出“閃光性”,也要加以表揚和鼓勵,不要讓學生產生任何壓抑感。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后進行及時地反思,提高強化知識技能的思維意識,從而不斷完善自我。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親身體驗,使其思路更加清晰。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是教師對教材的再創(chuàng)造,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求,根據其認知水平,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并對其進行巧妙地藝術構思和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Na2O2固體粉末和水反應時,就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先進行演示實驗,在裝有Na2O2固體粉末的試管里注入水,待反應完畢后,再滴入酚酞。然后提問:為什么沒有變成預期的紅色?沒有變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利用實驗來證明其結果的正確性?這樣學生便會主動探究實驗過程中加入酚酞溶液卻沒有變紅的原因,有的認為溶液中可能沒有堿離子,有的則認為酚酞可能沒有了。這種情境設置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的產生過程,更容易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
三、打破思維定式,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人類的一切發(fā)明創(chuàng)造皆以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基礎,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因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強化訓練,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解放思想,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分析問題,重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和向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這兩個實驗中,其實驗現象是否一樣,如果學生按照常規(guī)方式思考得出的結果肯定是相同的,可在實際操作中卻由于過量的問題,最終的實驗現象是完全不同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的實驗,學生往往只想到這是一個金屬與鹽的置換反應,卻忽視了Na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它首先會與水發(fā)生反應,所以實驗無法得到金屬銅,而是出現Cu(OH)2藍色沉淀。
總之,要緊跟新課改對化學教學的要求,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形式與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把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也正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及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要。
(作者單位 重慶市長壽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