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就是引起個體的學習行為,維持這種學習行為,并使這種學習行為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心理狀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結合自己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遠景性學習動機教育與近景性學習動機教育相結合
遠景性學習動機教育和近景性學習動機教育主要體現在學習的目的和目標的教育之中。為了搞好學習,學生必須明確學習目標,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還要有階段性的具體目標。學習目標的高低、大小,往往與一個人的抱負相關。因此,在學習動機教育培養中要做到以下兩點:
1.學習目的性教育要貫穿語文教育教學全過程之中。教師在開始講授新課之前,應先說明學習的目的、任務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便是典型的代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崇高而遠大的學習動機,在總理的一生中始終推動著他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繁榮富強而刻苦學習、勤奮工作。
2.教師要幫助學生設立恰當的具體學習目標。具體學習目標的設立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學習。一般來說,目標的設定應在其原有水平上增加20%為佳。每一堂課的開頭盡可能生動具體地闡明該部分內容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使學生目標明確,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二、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求知欲
所謂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簡言之,問題情境就是一種適度的疑難情境。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教師要熟悉、掌握語文的結構,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采用靈活多變的教法。葉圣陶先生早就主張在學生自學基礎上,課上提出問題開展討論,教師相機誘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特別是學生的作業,其內容和形式要盡量避免重復,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的空間。
2.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智力水平,從而嚴格遵循從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等循序漸進的原則。為此,教師首先要揣摩學生的學習心理,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目標,樹立自信心。其次,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具體目標和學習意義。再次,要把目標定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跳一跳摘到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個目標的確定,能誘導學生的動機,教學效果很好。
三、充分利用反饋與評價的作用
反饋是學生對自己所學結果的了解。反饋在學習中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激勵動機,二是提供信息。反饋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反饋要及時。及時反饋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較深,可以使學生及時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防止錯誤的認識或動作鞏固下來。第二,反饋要全面。能提供正確的答案的反饋就比簡單的判斷為“對”或“錯”的反饋更有效。如果能使學生知道什么是對的和什么是錯的,而且知道為什么對或為什么錯,反饋的作用就更大了。
評價是指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能力、掌握知識情況、今后的努力方向等方面來評價。蓋杰和伯令納曾在他們合著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但也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學習動機的方法。我班有名學生長期不做作業,而且經老師屢次教育仍我行我素。針對這種現象,我在上完一節課后,讓他琢磨并布置作業,且請他第二天檢查作業,結果他既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又認真檢查了同學的作業。在此基礎上,我繼續強化激勵,這個學生后來成了優秀生、教師的好助手。
研究表明,反饋和評價的結合使用對學習動機的激發更有益處。
四、合理開展學習競賽
競賽歷來被認為是激發斗志,鼓勵人們積極向上,克服困難,獲取優異成績的有效措施之一。為了充分發揮競賽的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影響,要注意學習競賽的合理組織。第一,在組織學生競賽的同時,可適當開展一些團體競賽,以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互相關心的集體主義精神。第二,可以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組競賽。這樣獲勝的學生的學習動機會加強,失敗的學生也不會灰心喪氣,因為差距不大,只要加倍努力下次還有獲勝的機會。第三,提倡個人的自我競賽和團體的自身競賽,把超越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作為奮斗的目標。當然,要想發揮其積極作用,在競賽標準上應體現出鼓勵進步和團結互助,盡量多用集體或小組競賽,而少用個人競賽,并鼓勵學生開展“自我競賽”。這樣,有利于使先進更先進,后進變先進,團結友愛向前進;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驕傲情緒和個人主義等不良傾向。
五、引導學生對學習成敗進行積極歸因
教師在引導、幫助學生對學習成敗進行歸因分析時,注意歸因要全面、正確,更要注意歸因分析要起積極作用。一般來說,如果把學習的成敗歸因于努力程度,對學習動機的激勵作用最大;把學習成敗歸因于能力則可加強自信心。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成敗歸因于學習策略,以促進學生改進或尋求更好的學習策略。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式和手段多種多樣。良好的學習動機和態度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使學生的學習需要由潛伏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學習欲望和求知興趣,自覺地主動去探求知識的奧秘。
(作者單位 貴州省興仁縣回龍鎮回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