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課程的改革也面臨著進一步完善。《網頁設計與制作》在中職院校中的開設越來越普及,有的非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也會把《網頁設計與制作》作為一門選修課來開設,這也就對《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對《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以職業崗位需求改革教學內容
隨著人們對網絡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IT技術日新月異的影響,網頁的設計與制作方法也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及時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技術動態以及市場需求,并順應技術發展方向調整課程內容,才能夠讓學生學到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
二、教學方法改進
1.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是在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對象的基礎上,選擇實際工作中的一個或多個有突出特點的“任務”,通過對該“任務”的解決過程,把相關的知識組合進行教學。其突出特點是目標明確,過程生動,直觀性強,實踐性強,易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針對課程的具體操作,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先設計一個總任務,再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組織子任務的教學順序。把總任務分解成若干分任務,再分解成不同的子任務,子任務再分解成步驟。劃分的界定完全根據實際工作來定。
2.采用案例教學
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用典型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講授案例中所用的理論知識,融枯燥的理論學習于生動的例子中。在學生理解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再演示典型例子,以此來讓學生進一步熟悉相關理論知識的應用及實際操作。授課時先展示網頁效果,再講解相關內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
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采用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判方式,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結合,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期末成績占60%。平時成績由出勤、課堂發言和平時做作業組成。期末成績考核采用機考方式完成對技能部分的考核。在規定時間內(通常為2個小時)利用給定素材,包括考題所需的圖片、背景和其他輔助圖片,相關考題內容的文字資料、考題要求等,學生利用授課所學軟件完成規定技術要求的網站創意設計與制作。
參考文獻:
[1]楊單,耿迪.面向能力培養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8(4):57-61.
[2]黃高琴.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7):25.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