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美國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只有對思想政治課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由于教材內容抽象乏味以及學生學習動機、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不濃,造成教學效果低下,難以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智育和德育的雙重功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優化教學的導入環節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導入環節宛如一出“話劇”,起著輻射全課的作用,它為一堂課的成功鋪下基石。導入新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一個大家關心的熱門話題,一句名言俗語,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恰當生動的比喻,或者一幅夸張的漫畫都是導入新課的載體。運用得好會使得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若能設計出一個新穎有趣的開頭,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參與熱情,喚起學習動機,激活思維,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揚、動聽、氣勢磅礴,就很容易吸引聽眾。導入得好與壞,直接影響到該節課的質量。
例如在講授“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時,可以先播放VCD光盤,讓學生欣賞盤中的生動畫面,聆聽歌曲《春天的故事》,那深情的歌聲“喚醒”了每一位學生的情感,同學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
二、采取多種教學形式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遲鈍起來,難以產生心理反應;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激發強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師在課堂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不能給學生“老一套”的感覺,否則就會削弱學生的注意力,甚至產生厭煩情緒,久而久之,原有的興趣也會喪失殆盡。
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用自主式、討論式、辯論式、記者采訪、小品表演等形式,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增強了參與意識和成就感,興趣盎然,樂在其中。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七嘴八舌話變化”時,可以課前布置學生去做一次調查,讓學生搜集一些圖片、照片、文字材料,上課時讓學生進行發言、討論,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結束時,教師進行總結,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如果政治課教師能運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把講和看結合起來,以形象生動的直觀方式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盡量使學生在一種具體情境中理解把握所學知識,減小理解的坡度,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多媒體電教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和傳遞手段,它集音像圖文于一身,具有新穎、生動、形象、直觀等特點。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建立在對客觀事物感知的基礎上。教學中運用富有直觀性的電教媒體有助于解決名詞術語脫離事物,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理解脫離感知的矛盾,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我國資源環境狀況”時,我們利用多媒體播放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圖片視頻,就使枯燥的數據、概念具體形象化了,學生學習興趣自然高漲,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四、在實際中激發興趣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也正是因為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才充分體現出政治課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和應用性。這也給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講授“抵制不良誘惑,遠離違法犯罪”時,我們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受去體會,尤其可以利用發生在學生周圍的真實事件去舉例,這樣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在課堂上發言,自然而然地就會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上去。
當然,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遠非以上所舉。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思想政治課才會上得生動活潑,充滿藝術魅力,學生才有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們政治教師只要肯下苦功,啟迪真理的鑰匙就一定會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感動學生,受到學生由衷的歡迎。
(作者單位 陜西省華陰市衛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