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對職業人員信息技術素養要求的不斷提高,Office作為辦公軟件中最普遍、最常用的軟件,它的學習對于提高職業人員的信息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軟件功能復雜,知識量大,如何真正提高即將走入崗位的職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能,不僅要求教師結合軟件的常用功能,提煉出相應的重要知識點,更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并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課程,從而實施高效訓練。
筆者進行Office教學已多年,并且是以一年為一輪,在上一輪教學中,筆者通過對所帶班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和掌握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一些特點;并選擇其中一個班級為實驗班,通過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技能。總共參加那一期考試的為9個班級,共380名學生,其中實驗班參加考試為48人,合格通過者為43人,另一個班級參加考試46人,合格通過者為33人。
筆者根據前幾輪OSTA考試情況以及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摒棄部分相對不理想的地方,將去年實驗班的部分方法再付諸實施,為今年的OSTA考試做準備。
一、原實驗班的可行措施
1.改進內容,激發興趣
興趣教學是極容易讓學生引起共鳴的一種教學方法。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明白學生的興趣在哪兒,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將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加注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期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例如,在上一輪教學中筆者在講授到Excel數據管理那一節的時候,在實驗班親自設計制作了學生較感興趣的教學例子,主要為:一個是以當紅明星為主的,關于這些明星的素質緋聞等方面的數據;另一個是以現在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游戲軟件為主的,關于這些軟件中的一些武器兵力之類的數據;還有一個就是以我們現在所處的縣城為主,關于這個縣城中各個鄉鎮的經濟發展、農業發展等方面的數據。第一個例子迎合了一些比較喜歡的明星的學生的胃口,讓他們很積極地想算出自己最喜歡的或比較關心的明星的素質;第二個例子主要為了是迎合一些對電腦游戲特別是網絡游戲比較感興趣的學生,讓他們也想趕快算出自己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游戲的一些綜合信息。
2.改變方法,重拾信心
學習的自信心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如何使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是至關重要的。為此,筆者想方設法設計了一場游戲課,力求別開生面,并且通過幾個小游戲讓學生明白一些學習的道理,讓他們知道只要我們“緊要關頭不放棄,絕望也會變希望”。
在學生重拾信心后,筆者改變了一些教學的方式方法。一是采取班主任隨堂的方法。因為我們的實踐課主要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基本上都是他們班主任沒課的時候,所以在和實驗班班主任商量好后決定:班主任陪同隨堂上課,學生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都與其一起上課的情況下,感覺到了老師對其的關心和重視,并且他們也感覺到了老師的不容易,從心靈深處感動了他們。這是情感教學的一種體現,從情感上感動學生。今年亦可繼續實行,特別是對筆者所教的部分非計算機專業班級。二是采取了組長幫教的方法,筆者是根據電腦的排列總共分了四組,設定了四名組長,這四名組長是可以在實踐課上自由輔導同學的。筆者采取這種方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好意思向老師請教,但是他們和同學之間是不會有這種顧忌的。還有一點原因是每次上機實踐課,任課老師面對四十幾名學生,不可避免地會有手忙腳亂的時候,必定會忽略掉一部分學生,但是采取組長幫教后一名小組長負責十一位同學,相對時間就比較充裕了,這樣同學們在有所需的時候他們就能及時地給予相應的幫助。
3.改變順序,體現地位
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定要得到體現。教師僅僅作為一個輔導者的身份存在,但是這并不是教師的地位無需重視,教師的一言一行有時候是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態度的。認真考慮后,筆者做了一個相對比較大膽的決定,就是換課,即調整上課的順序。
筆者主要是在實驗班上課的時候,做了一些教學的調整。上實踐課的時候不再是昔日的教師講解后再請學生自己練習,而是將順序換了一下,學生先自己摸索教師再進行講解,所以特地將該班的課程換成先上上機實踐課再上理論課。學生面對這種變化,先是無法適應,后來卻發現收效不錯。因為現在他們上上機實踐課的時候不再是像以前一樣根據教師已經教過的方法將練習題做好,然后就在里面無所事事,而且至于題目為什么要這么做,還有沒有其他什么方法,卻不曾想去探究,因為他們沒有探究的動力。但是教學順序調整后,他們的上課時間相對就比較緊張了,畢竟他們已經不再是模仿老師了,而必須自己真真正正地去研究。在這種時候,組長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首先他們要自己研究,其次他們還要保證自己研究出來,其他同學必須要真得懂了理解了才行,因為學生不去質疑教師,但并不表示他不質疑同學,要想讓同學折服,必須大家都懂了才行。每位學生都可以學了,他們都是學的主體,他們自己可以大膽構思,大膽質疑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
另外,在上理論課的時候,學生也不再是像木偶一樣只顧著記住教師講解的操作了,他們都帶著問題來上課,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再是昔日的單純記憶。教師的角色也有了進一步的轉變,不僅僅只是講解操作步驟了,還需去回答學生在上機實踐課上所提出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自身的提升;需要強調一些學生在上機課時發現的一些他所不曾預料到的問題;需要去解決一些大家都普遍存在的問題等——這些就成了上計算機理論課程真正的教學重點。
二、新想法、新措施
1.不以考試為目的
以上一輪教學的實際情況作參考,因為OSTA考試的嚴重性,以及學習時間的短暫性,筆者或多或少地給學生灌輸了一種“考試為上”的思想,導致部分學生過度緊張,盲目地練習考題,而放棄了一些未編入考題的知識點。弊端亦在不久后顯示:去年年底,部分學生參加縣勞動局組織的中職學生實習活動,結果面對曾經考過試的一些Office操作非常得心應手,而對未列入考試的一些操作則束手無策。因此,為了學生的長久利益,便于其長期發展,我們必須以學習技能為目的,而不能再有“考試為上”這一不恰當的想法。
2.創新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相當于高中階段的青少年,他們對新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也正是他們的“可愛”之處。作為他們的教師,我們應主動引導,幫助其正確地區分好與壞,將其好奇心置于學習中。Office是非常普通的基礎應用軟件,關于這門課程的教材教程社會上數不勝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正確使用“拿來主義”,注意進行創新教學。如筆者以辦班級電子小報的形式教授Word軟件,而不再是講解教材上相對有些枯燥的內容,亦不選擇OSTA考題講解,盡量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用于探索,培養學生的興趣,以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合作協作
再小的組合中也有水平的參差,沒有誰需要一刀切的學生,必須展示和正視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因此,在第三輪的教學中,我采取了非常詳細的分組教學,可概括為“一二三四”,主要要點如下:
(1)一個形象的組名
筆者將班級分為六個小組,首先請各個小組構思一個形象組名,如“Happy家族”“勁取”“真之棒”“星火花”“出神入化”“零亂家族”等等。
(2)兩個認真的組長
每組自主選取兩名同學分別擔當正副組長,兩位組長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職責。組長(正組長)負責本小組學生的所有事宜,并在每周匯報課上,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同學的上周表現以及對本周的打算;副組長負責協助組長做好本組管理工作,以及做好每周組員情況表現登記,以備檢查。
(3)三種固定的考核方法
每次課都嚴格按照三種考核要求學生學習,主要是由純理論考核(即知識點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演示考核(部分學生演示操作步驟的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自我表現能力)及結果考核(即學生上交作品,教師課后批閱,下次課再將結果反饋給學生)等三處考核組成。分組后,所有考核必須按組進行分配,并且在任何一處的教學都將小組視為一個整體,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4)四個評分的細則
一是每周選出最佳表現小組,并實施公布,再評選出每月最佳小組,以此類推,進行表彰;二是每組學生每次分別完成常規任務,合作完成任務拓展,并請組長與副組長合作認真填寫《任務進程安排表》;三是打分策略,由各小組組長相互給其他小組成員打分;四是滿分為100分,理論考核和演示考核各占30分,結果考核占40分,其中50%是面向常規任務的基本成績,50%則是面向任務拓展的小組成績,采用的評分細則為基本成績(占80%)和小組成績(占20%)。
現在的學生特別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思維活躍,有著各種新奇想法,所以我們千萬不能低估我們的學生,我們要學會一切以學生為主,一次次地尋找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在適當的時候不妨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激勵手段,“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應積極誘導學生,大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促使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用智慧開啟智慧,用愛心托起愛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為他們構筑邁向成功的基座。”經過一次次試驗,去驗證一個個設想,教育本就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努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