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總復習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所學課程總的回顧和總的檢查。通過復習可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也使學生原有的知識鏈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從而提高能力。因此,復習時應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學習方法,注意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復習教學效果,下面談談主要的做法:
一、研讀大綱,把握復習范圍
高考《考試大綱》規定了高考的考試范圍和考生應該達到的能力要求,給我們的復習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每位任課教師應對高考生物學科《考試大綱》進行細致的解讀和研究。它是我們總復習的原則和指導思想,在復習中不應超過大綱和教材要求,把知識任意拓展,應該有針對性地做到知識的復習和能力的訓練。
二、重視教材,以本為本
經驗告訴我們,復習的關鍵首先是過好教材,任何復習資料都不能代替教材。但每到高三總復習階段,很多學生都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高二的時候已經認真學過、看過課本,復習時看不看一樣,反正高考又不考書上的內容。于是將課本束之高閣,而把“漫天飛舞”的各類所謂“內部資料”、“經典題庫”等視為珍寶,學習表現為盲目、重復地做題,復習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結果使基礎知識得不到鞏固、能力得不到提高、頭腦中的知識顯得零碎而雜亂,高考成績不言而喻。
這些都需要我們任課老師在總復習中正確地引導。一定要重視閱讀課本,以書為本,特別是書上的例題、習題和實驗。任課老師可以舉例說明許多高考題有的直接源于課本或經修飾、改進而成。可見只有把課本知識真正地讀懂、讀透和理解,才能夠達到靈活運用的效果。
三、采取三個階段,提高復習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高考生物總復習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來提高復習的效果。
第一階段:章節復習階段
剛結束課本內容的講解,就開始進行章節復習,這是學生夯實基礎的最佳時期。教師可以按教材的一章一節進行復習。通過這次復習,一定要求學生把知識點復習到位,不可簡單地重復,要加深對理論知識和一些實驗事實、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階段:綜合復習階段
這個階段,教師要打破原來的知識框架,將分布在不同章節的相關知識進行橫向、縱向比較,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建立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我們可以把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知識分為: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發育和調控、生物的遺傳、變異、進化和基因工程、生物與環境、實驗共六大塊。復習可以分塊逐個擊破,這樣可以使學生對生物知識體系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然后根據自己所學的生物學概念、原理、規律、方法等知識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構建成知識網絡,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
第三階段:強化訓練階段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復習,學生對學科內的知識進行了橫向、縱向比較,建立了較完備的知識體系,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提高學生實驗設計和動手能力
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因此生物實驗一直是高考生物必考的內容。實驗與探究能力、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共同組成了高考中考查學生的四項能力。每年在高考試題中,實驗題所占的分值都相當大,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學過程中,實驗環節是比較薄弱的。
因此,要理解所學實驗、實習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具備驗證相關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析、分析和處理;能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項能力要求,實際包含了三層含義:理解教材中的實驗和實習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實驗思想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具有開放性的考查實驗思路和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
另外,綜觀近幾年高考理綜試題和單科生物試題,生物實驗部分試題的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實驗試題已不僅僅限于教材中的實驗,由于素材來自生活、生產和高新科技,這主要是對學生實驗理念和實驗能力的測試。所以在平時復習實驗的過程中,還要理解實驗程序,分析實驗中每一步驟的作用,以及各步驟的作用,以及各步驟之間的聯系。通過實驗能力的培養,形成善于開展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五、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
復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習題,以提高解題的速度和熟練程度是有必要的,但要注意題型、題量和能力的層次,做到精選、精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對進行偏題、怪題或盲目的題海戰術。
六、重視講評,不就題論題
一次考試或練習實際上是一次信息反饋的過程,試卷和習題的講評是總復習階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和學生面臨最多的狀態。講評課對學生來說是一次知識的查漏補缺,對教師來說是一個不斷改進教學的途徑。切不可把講評課上成簡單的核對答案課。先要糾錯,找出錯誤的根源,有針對性地堵漏。其次,要講出每道試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分析、歸納的方法,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總之,講評課不能就題論題,要通過教學開拓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達到提高能力的效果。
七、關注社會熱點,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考試大綱》要求考生關注“生命科學發展中的相關重大熱點問題”。這些熱點都是聯系生活、生產、社會、自然和前沿科學實際等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自然科學進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這些問題一直是近幾年來高考命題素材的熱點,對于這些熱點問題要理性看待。試題素材框架幾乎就是用這些問題打造的。尤其要關注本省的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現狀與生物學科的聯系。
八、注重總結和考前指導,以求事半功倍
有很多學生在復習中高密度地做大量練習題,卻很少停下來做一些有效的小結。通過小結,學生可以發現做題規律和技巧,發現自身存在的知識缺陷,從而能及時查漏補缺,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生物學中的特例、同位素標記法的應用、生物學原理的應用、計算題的類型、社會熱點等等均可進行歸類小結。另外考前對學生進行心理和考試方法的指導是高三備考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作為生物教師,應該針對生物試題分值、試題難度、試題排列次序等方面,指導學生去適應高考。要求學生答題要規范,盡量用學過的知識和術語去闡述,盡量不用或少用白話敘述。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指導學生本著“先易后難”的解題原則,力求在生物試題上得到教學應該得到的最大分值。
總之,高三生物復習是一項專業性強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作為生物教師在備考過程中應該善于研究,不斷總結,力求事半功倍。
(作者單位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雙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