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是現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與素質教育發展的產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實施教改和開展課題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需要,是加強教師備課程度,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需要。那么,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體現它成功的一面呢?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與藝術,它的教學過程是師生通過雙邊活動到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形成觀念、增加信息量、并為今后付諸行動的復雜過程。傳統的初中數學教育容易產生枯燥乏味、簡單說教的現象,而充分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藝術,以聲、形、色創建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能激發學生感情上的參與,誘發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輔助教學進入數學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多媒體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這就為教師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為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能化靜為動,感知幾何知識的形成過程
我們知道,皮亞杰的“建構”觀點是與“活動”觀點有緊密聯系的,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必須掌握“活”的幾何概念,這就必須使學生在幾何學習中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教育家斯騰伯格認為教學過程應視為交往過程,要注重交往的改進,特別強調學生個性的“自我實現”。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
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條件,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構造問題情境,指導學生學習并給予必要的反饋,總結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能力。比如在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把習題編制成一個可交互操作的界面,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完成正確的則由計算機給予表揚,回答錯誤的,則給出提示或鼓勵,讓學生再繼續思考。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有助于知識的鞏固
運用多媒體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經過理解與領會,知識就進入記憶階段,通過記憶,鞏固知識,保持知識,并架設由知識理解到應用的“橋梁”。由于現代教學媒體具有靈活性、生動性、交互性、高效性等特點,這使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可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要求學生在圖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六、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能創設問題情境,制造懸念
計算機的音像技術用于創設問題情境,更容易制造懸念,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在“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中,畫面上出現一個三角形,其內角和為180°,即(3-2)×180°,再畫出一個四邊形,依次出現五邊形、六邊形……畫面中同時也亮出一個紅色的大問號,把學生引進疑問的情境之中,觸發學生產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從而激發學生思維,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中。
七、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數學教學內容之中,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俗語說:“好話一句三冬暖,冷言半語六夏寒”。和諧的教學環境氛圍,可以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良好的反饋狀態,而作為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多媒體技術在這方面無疑幫了教師一個大忙。例如在講授“邊角邊公理”時的課件設計了翻畫片找全等三角形的游戲。在提高學生判斷能力的同時,又增加了學生學幾何的興趣。這一切無不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愛,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綜上所述,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具有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將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必將大大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發展和教師水平的提高。
(作者單位 貴州省仁懷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