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塑造未來。”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教育教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改革既是戰略發展的需要,也是學校自身發展的渴望,它直接關系到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辦學效益以及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新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時代的要求,新課程正是以此為根本來構建的。我們的課程改革真正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滲透一章一節,一頁一字中。便于教師的理解和操作運用,教師要抓住新教材的優勢,讓學生在想象中求創造,在實踐中開發潛能。
二、課程改革,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自主探索式的學習方式。通過引導學生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如《品德與生活》課倡導健康的生活,科學的生活,強調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本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每個主題活動都要像教材提示的那樣,展開觀察、調查、探索、實踐等各種活動,積累直接知識或經驗,發展自己的創造力。
三、課程改革,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
素質教育呼喚學生要全面發展,要為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教育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才能使它最有效,也能使課堂教學有效地提高質量。如:數學教材注重學生生活知識的積累,在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時設計了“方向和路線”這一教學內容,非常便于以后出行辨認方向,看懂旅游圖,把書本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教材直接呈現這樣的數學設計,為教師提供了教學素材,有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四、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健全的人生理念
對于一個學生的發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自己的潛質。課程改革后實行多元智能評價,一是“發現”,發現學生的潛能,以便因材施教;二是“發展”,發展學生能力,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我們說成功的教學在于幫助學生成為有效的學習者,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要適時轉項,這并不是淡化競爭意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并且要有正確評價他人的能力,在與他人的競爭中共同發展健康的心態,良好的競爭意識必然會造就一個成功的人。
總之,加強課程改革,提高素質教育勢在必行、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加強學習,不斷思考,觸發創新靈感,萌發創新意識,增長創造能力,做到教師人人搞科研,學生個個能創造,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在素質教育的氛圍中健康、茁壯地成長。
(作者單位 吉林省柳河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