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已經走進我們的課堂,,新的理念正沖擊著我們頭腦中的舊觀念。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轉變,把學生推上課堂的主體地位,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因此,新課程的改革首先是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從教十多年,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問題,談談個人的膚淺看法。
一、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探索實踐
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學習是首要的事情,只有不斷學習,在業務上過關,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從自身知識素養和文化素養提高著手,嚴格要求自己,從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抓起,在實際教學中,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閱讀報刊,利用課余時間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直到問題解決得清晰明了。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二、建立良好班風、學風,賞識激勵,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同時班內對每組同學設立積分表,看哪組積分最高,就對哪組及時獎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作業中鼓勵的評語,畫笑臉或寫一張紙條悄悄壓到學生的課本或作業本中,給孩子一個驚喜或一個提醒,優秀作業展覽,以及課堂上伸出大拇指表揚等都是我的一貫做法。偶爾,也會鼓勵學生備課、講課,讓不同的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在班級中我開展互幫小組,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一名學困生,每一位小老師利用課間、放學等空閑時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既切實地提高了學困生的成績,又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優等生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無限潛力,從而更加自信,對學習更有熱情。
三、注重反饋,加強課后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后的練習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群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練習。布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地完成,對于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布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后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地實施。
除上述幾點看法以外,重視養成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規范的課堂常規,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認真把握好課堂40分鐘,講求上課實效性;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讓數學生活化;切實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及時轉化學困生等方面也要進行考慮。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推進,教師只有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實現角色的轉換,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感到自己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并從中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內部動力。在這樣的思想主導下,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孩子們才是最健康的成長,綠草才更綠,藍天才更藍!以上只是我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共同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單位 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