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無味是學習的大敵,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那么即使再好的環境、再好的學習條件,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休想得到提高。因此,要想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質量,教師就要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枯燥感。教學多年,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下面談談體會。
一、開展競賽,增加趣味性
我讓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有時是男生女生之間的競賽,也有時是學生個體之間的競賽。以搶答的形式引進競爭機制,比賽的內容包括搶答單詞、用詞造句、即興翻譯、快速反應等。比如有的時候一堂課要學的單詞很多,而那種機械的死記硬背又會使學生感到厭煩,這時我就會用競賽法。給學生固定的記憶時間,這時我會把漢語意思寫在黑板上,時間一到就讓小組選出代表進行比賽。我指漢語各代表說英語。其他同學當裁判,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比賽結束后失敗的小組或個人要表演一個節目,這樣學生在玩中學會了知識,而且又使這一節課顯得時間過得很快。由此,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符合學生爭強上進的心理特征。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得到老師表揚加分的,別提有多神氣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自然會提高。最重要的是學生還能在這一堂課里學到與他人合作與分享的意識,這會使他們受益終身。而單調的說教,其效果遠遠比不上互動交流。
二、努力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
要想學好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良好的語言環境,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英語不是母語,學習英語沒有良好的習慣和語言環境,尤其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所以教師要努力去創造英語環境,堅持用簡單的英語和課堂用語講課,讓學生耳聽心領,并輔以手勢動作,讓學生悟出英語所表達的意思。如:初中七年級剛入學的學生接受Stand up和 Sit down時,我采用雙手示意與口語同時進行,學生反復做動作配合,反復交叉操練。既鍛煉學生聽的能力,又使學生在動作中領悟音與義。每日利用上課前幾分鐘練習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How do you do?/Good morning!等問候語交替使用,和學生做游戲時說Let’s play a game. OK?詢問對錯用Yes or no?/Right or wrong?經常鼓勵學生說Good!/Very good!/You’re very clever!使他們受到極大的鼓舞,課堂是學生的空間,安排學生互動,互相問候,互相操練扮演角色,課下盡可能多地用英語交談。只有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調動起來,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樂意。
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創新型教學手段
以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等特點,有利于適時拓展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在創意制作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時也常常將自己的創造力融于其中,從而以教師的教學創新來啟發學生的學習創新。
英語教學課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應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如在創意制作課件Where are you from?時,設計了“See the World”板塊,在這一板塊中,課件呈現了世界各國的風景,讓學生用英語說出每個國家的名字并簡單地敘述該國的風土人情。學生在這一課件呈現的課堂活動中,復習了舊知識,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
綜上所述,在學英語的過程中,興趣、語言環境對學習英語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實物、教具等,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盡快理解內容,不斷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流均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