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范,遵循社會和自身良好的發展,教師良好的影響力和模范作用會促成學生在此階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成長。而此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使得師生關系也變得僵硬、刻板、教科書化。就該實問題闡述了幽默應對和團隊意識在改善師生關系中的作用和效能。
關鍵詞:新課程教育改革;師生關系;幽默應對;團隊意識
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行旨在保留舊有中學教育當中最具有優勢的一面,同時要拋棄和改進不足。而作為教育教學的實施者是第一線的廣大教師,是一個個活生生能顯示時代特征的人群。在此過程中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師生的關系是值得研究的一個領域,也是值得教師自身不斷反思的一個方面。
首先來看兩類人群:教師,生活工作壓力大,對學生在表現不好的時候常會顯示出無奈和憤慨,以至于教師已經忘記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制造歡笑的重要性,每天幾乎只是面無表情地上課、上課。學生,年齡處于花季和雨季,是人生觀、世界觀逐漸形成的一個最重要的階段,活潑可愛、精力充沛,有時不免要調皮和不遜,對老師常懷有敬畏和抵觸之情。這兩類人群在認識和評判事物時有著極大的反差和不同,而恰恰又得天天見面,日日相處。前者的主導地位和后者的主體地位關系使兩者幾乎不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因此,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和規范行為的過程中,就會必不可少地出現一些分歧和矛盾,而往往在解決這些矛盾中,又會對師生之間的關系帶來一些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表面上或是短時間看,似乎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產生改變,而實際上正是由于師生之間的這種微妙關系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學習動機產生久遠的遷移和影響,因為教師在這里既是作為知識和技能的代言人,又是扮演著學生學習和行為規范的引導者,而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高低和影響力大小,的確會使正在形成世界觀的孩子們心中留下諸多情感的激勵或是無奈與無助。
能否使學生帶著積極的心態學習和共處的關鍵取決于引導者的感化能力和精神層面領導能力是否在學生心目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教師面對龐大的學生隊伍,作為領導者本身,應具備團隊意識,更應注意,面對這么大的團隊,應如何調節自己和整個團隊的關系,最好的調節劑莫過于幽默,幽默應對可以把這種本來不是很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無形中打破,但又能不喪失引領的地位,讓學生理性地服從教師所倡導的教育理念與各項要求。換句話說,教師既要用幽默的魅力引領整個學生團隊,發揚團隊精神,又要把幽默作為師生融洽的潤滑劑和施展教師才華和人格魅力的魔幻力量大膽利用。
教育家斯維特洛夫也說:“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面對學生犯下的錯誤時,教師是最容易在這個時候沖動的,正面的直接的教育當然是常規的,在有些時候是必不可少的,而若我們能站在一個更高的教育層面或是學生的角度小思一下,在各種具體問題的處理中,或許我們會幽默起來,對學生不再是生硬的呵斥和訓誡,而是溫和含蓄地提出批評教育,這樣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與此同時,可以使師生之間擺脫一些尷尬的局面,使雙方在某些情況下均有臺階可下,保證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也保證了教師的原則和影響力,并且學生會受到內心真正的感化和教育。或許若干年后會成為他(她)回憶往事的一段小趣事,這樣的美好實例屢見于大師對待自己的弟子,也屢見于一個個普通教師對待自己頑皮的學生,但結果都是增進了師生的感情,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使教師和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兩者同處一個團隊,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學習最好的老師是興趣,最會培養學生興趣的教師則必是一個懂得幽默和會施展幽默才華的老師。在很多關于學生最喜歡的教師需有哪些品質的調查問卷中,幽默這一項每每排在首位,這足以看出學生對于一位具有幽默感教師的喜愛和渴望。這正是幽默神奇的魅力所在,幽默的講課風格會讓原本枯燥的理論公式變成一個個歡快的小鳥,飛翔于學生與教師的教學、溝通之間,消除了學生學習的困惑和疲憊,有的只是積極的思索和汲取,有的只是對本學科的喜愛與陶醉。最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完全是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歡笑、會心的笑、開懷大笑、突然的一笑……讓笑容多穿插于教學各個環節中吧,你會發現,這樣不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完善了其品行,而且釋放了學生的壓力,改善了學生學習你所帶學科的學習情緒,而學習情緒的高漲或者說是態度的轉變恰好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最致命的因素。讓學生真正體會“樂學之”,應該是我們教師追求教學效果的最高目標,相信每一位有責任感的教師都會朝這個方向努力。
那么,教師如何在整個學生團隊中做到幽默應對呢?第一,要加強教師自身的修養,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動態,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教育和教學,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可操作性理論,從宏觀上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對一個人的發展教育。第二,培養幽默感,學習用幽默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潛力。因為學生對于幽默的信息更易接受,運用幽默可以提高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效率,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當然,幽默不是耍寶,不能頭重腳輕,本末倒置。最后,教師對于教育要有一種樂觀的態度,并用樂觀的方式不斷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這點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會更加受用。
大量事例證明,教師的幽默和團隊意識感會獲得學生的尊敬、信任和喜愛。幽默是架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一座最暢通無阻的橋梁,它跨越了年齡,跨越了彼此的顧慮,跨越了刻板和沉寂,讓師生之間互相溫暖,彼此鼓勵,使學生在教師的幽默應對氛圍中擁有了分享快樂學習的喜悅,具備了面對困難的樂觀的挑戰態度,真正為“會做人”寫上濃濃的一筆。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林可行.智慧幽默術[M].北方兒童婦女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