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極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力量
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叫師生關系。學校中的教育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維系下進行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積極的師生關系能夠使學生個體獲得全面和諧發展,同時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保證,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二、理想的師生關系是兒童關系
師生關系由于社會角色的規定,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多變化性。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遇到的教師是不斷變化的,與教師的關系也是十分不穩定的。可能與這個教師的關系比較積極,也可能與另一個教師的關系比較緊張,并且在同一時間,一個兒童可能與不同教師有不同性質的關系。師生關系的這種多樣性和不穩定性使其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也帶有一定的不穩定性。而兒童關系則是年齡、心理發展水平和地位等較為相近的伙伴間關系,相對師生關系具有明顯的平等性,因而兒童更容易和樂于接受其影響。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使兒童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和自尊感,有利于情緒的社會化,以及培養兒童對環境進行積極探索的精神。社會測量研究也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體關系的兒童易表現出友好、謙虛的品質和低焦慮,能順利地適應環境。那么,理想的師生關系就應該是兒童關系吧!
三、匹配的兒童關系——長大的兒童與成長的兒童
童年時代的每一種體驗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跡,對于學生——成長中的兒童來說,平等、和諧、友善、溫暖、愉悅的交往會為他(她)的金色童年留下最美好的回憶,這就需要我們老師——長大了的兒童,擁有一顆童心,在孩童的世界里,用孩子般的目光觀察世界,用孩子般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孩子般的耳朵聆聽世界……這樣,老師和學生將會在同一片天空下,奏響最和諧的音符!
四、建構和諧的“兒童關系”的策略
怎樣建構和諧的“兒童關系”呢?筆者將從以下八點通過教室里的故事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化作需要策略
初秋的早晨,王宇航遲到了!不過,他給大家帶來了一朵綻放得很美麗的棉花。干枯的花萼和棉殼更襯托出棉花的雪白和柔軟。
孩子們見了脫口而出:“是棉花!”我放下了正準備給他們講的故事,和他們聊起了棉花。沒想到他們了解得還挺多的,有的說是用來做棉被的;有的說是用來做棉襖的;有的說是可以織布的;邱可欣說,棉花籽是可以榨油的。
王宇航告訴我們他是昨天晚上在親戚的農田里摘的。季佳燁便恍然大悟地說:“哦,我知道他為什么來得晚了,原來他昨天摘棉花睡得太晚了。”
哈哈,真是可愛又善解人意的孩子!
下課了,孩子們涌到了講臺上,好奇地看著棉花,小心翼翼地摸著棉花。我便把棉花分瓣取出來,和他們一起仔細地剝出棉籽,并相約來年春天一起種棉花。
2.欣賞搞笑策略
下午活動課上,孩子們玩滑梯時真是花樣百出:有的老老實實坐著滑;有的雙手放在腦袋后面躺著滑;有的還側著滑,以顯示自己的高超本領;還有的甚至頭朝下倒著滑。小家伙們的嘴里不停地叫著、喊著,和他們歡快的笑聲組成了一曲快樂的童年交響曲。
突然,軒禾神秘地拉著我的手來到滑梯下面的小洞那兒。我正納悶呢!只見他往洞下一蹲,左手向上做出撐的樣子,圓溜溜的大眼睛瞪著我,嘴里大喊道:“看!我炸碉堡了!”哈哈,笑死我了,真是個可愛的小家伙!看著我咧開的嘴,小家伙得意極了!
3.享受粉絲策略
小宇媽媽上次說小宇很喜歡我,我以為只是小孩子的好玩。沒想到,今天晨會課下課,小家伙跟在我后面,笑瞇瞇地喊:“我是跟屁蟲!”我問他是誰的跟屁蟲,他說:“當然是老師的啦!”
第一課下課他到講臺邊看我改作業,害我差點錯把粉筆當成紅筆,他幸災樂禍地說:“哈哈,把粉筆當成紅筆了!”
下午看薔薇花時,他還偷偷地和小朋友說:“老師就是薔薇花。”
哈哈,我也有一個小粉絲呢!
又一次,鈺陽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挺像白雪公主的。”我有些受寵若驚,心想:我這個落在人堆里都不容易找不出來的人,怎么能和白雪公主相提并論呢?可能是我今天穿的白色休閑西裝吧!不過心里還是有些高興的。哈哈,我得意得太早了。小家伙接著說:“就是你太胖了一點!”我暈!
和這么多可愛的小家伙生活在一起,還能常常有那么多的驚喜,我真是個幸福無比的人啊!
4.激發繆斯策略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童話故事《這兒真美》。當學到孤零零的小熊把荒島變得野花遍布、綠樹成蔭,吸引了許多的動物朋友來了時,我問孩子們:“小朋友,小熊看到這么多朋友來了,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孩子們積極踴躍地各抒己見:高興地哈哈大笑!興奮得睡不著了!開心得嘴巴都合不攏了!激動得一蹦三尺高!……
正當大家說得熱鬧時,季佳燁一本正經地說:“我知道!是小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拋開了憂愁!”
哇,真是個小詩人啊!
我唯恐有些孩子不明白,就追問:“那小熊的夢想是什么?”“是有朋友和他一起玩!”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
“那小熊的憂愁又是什么呢?”想了一會,孩子們說:“孤單”“寂寞”“孤零零的”“沒有人說話”“沒有人玩耍”“無聊”……
精彩的發言,精彩的課堂!原來上課也可以是一種享受!
5.真愛信任策略
又是周一,邁著輕快的步伐,我踏進飄滿梔子花香的校園。那濃郁的香味讓人神清氣爽,再看看點綴在綠葉叢中那星星點點的白色,是那么清新純潔、高貴典雅,真是惹人喜愛啊!
一踏進教室,陳典就大聲地叫著:“老師,教室里有一只小鳥!”我一看,哈哈,一只麻雀被關在里面,正撲扇著翅膀焦急地尋找突破口。我一邊打開所有的窗戶,一邊說:“小鳥是來看你表現得好不好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哦!”陳典眨巴著大眼睛激動地嚷起來:“哦!藝術!這是藝術啊!”哈哈,小家伙真是搞笑啊!
過了一會兒,鈺陽拿著日記本給我看,并指著最后一句話悄悄地對我說:“老師,你看,這句話是寫給你的。”我有些驚喜,他還惦記著我啊!仔細一看,原來小家伙的日記是介紹跳舞毯的,最后一句是叫我也去試試,那樣可以減肥的!唉,看來在他們的眼里,我不是完美的老師啊!不過,一周的好心情就此開始了!
下午,我把周日的好日記讀給孩子們聽,小家伙們個個聽得認真極了!偶爾還會主動給好日記鼓掌。
當我讀到劉鈺揚建議我使用跳舞毯減肥的日記時,我逗孩子們說:“我真的這么胖嗎?”哈哈,孩子們七嘴八舌說開了。張宇軒說:“不胖,這樣正好!”(有拍馬之嫌哦!)陳宵宇說:“是有點胖!”(實話實說的!)季佳燁說:“我覺得隔壁班的張老師比你還要胖!”(挺委婉的!)陳振屹說:“你一直保持這樣就很好了!”(安慰我呢!)邱可欣說:“可以用瑜伽減肥啊!”(另辟蹊徑!)瞧!減肥的方法都想好了!暈!不過還是感受到孩子對我的喜歡和愛哦!
6.私密朋友策略
昨天,錢妍帶來了一本繪本書《彩虹盡頭》。利用班會課的時間,我和孩子們一起看起了這本書。我講得繪聲繪色,孩子們聽得興趣盎然,不時被我提出的問題弄得絞盡腦汁,還樂此不疲。教室里靜悄悄的,與平時下課時的吵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很享受這段讀書時間,我想:孩子們一定也很喜歡吧!
故事中的狐貍和獾去找彩虹盡頭的寶貝——寶石。一路上,他們發現,鴨媽媽的寶貝是鴨寶寶;兔爺爺的寶貝是美好的回憶;松鼠的寶貝是帶來快樂的朋友……狐貍和獾終于明白:寶貝就是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物。
我真想對我的學生說:“孩子,你們就是我的寶貝!”
記得星期一早晨,我如往常去上班。陳堯瞪著圓溜溜、亮閃閃的大眼睛迫不及待地告訴我,他星期天去公園玩得很開心!還觀看了人偶劇!錢妍也急忙告訴我,她雙休日去摘草莓了!孩子們都很急切地想把自己的快樂與我分享,我怎么能不幸福呢?
今天下午,我有些頭疼,便自言自語地說:“頭好疼啊!”張楚陽關心地問:“你睡午覺了嗎?”雖然,我的頭疼沒有減輕,但我的心里很舒服!
劉鈺陽會在辦公室門口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害羞地叫我一聲:“小張!”因為我也親昵地叫過他“小劉”。哈哈,扯平了!
下課時,小錢妍會悄悄地打一下我屁股,一點都不怕老虎屁股摸不得!呵呵,真是個調皮的小丫頭!
所以,孩子們,你們就是我的寶貝!
7.準許換位策略
今天請小朋友上黑板板演時,汪陳揚不知怎么搞的,自己沒有站穩,摔了一跤。小家伙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笑了。很多人捂著嘴偷著笑,我看著他那副滑稽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本以為又是一場一笑而過的小玩笑。沒想到宇軒響亮地說了一句驚人之語:“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意外!”哈,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感覺他是大人,而我成了不懂事的小孩子了!
看著他們慢慢在成長,我好滿足!
根據教材安排,我決定下午教孩子們做賀卡祝賀明天的教師節。在寫祝福語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我可不可以給你送其他的禮物呢?”“我可以買一張好看的賀卡給你嗎?”
我笑著告訴他們:“你們好好學習,快樂成長。不讓老師生氣就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
陳典連忙說:“我知道!就是不能像陸柯揚那樣!”(陸柯揚是我班一個聰明而又很有個性的學生,不能接受紀律的約束。)我看著他輕輕地問:“那你呢?你今天惹老師生氣了嗎?”小家伙紅著小臉,低著頭,忽閃著長睫毛的大眼睛難為情地如實說道:“有一點呢!”那模樣真是可愛!
哈哈,好一個純真無邪的小家伙!
……
跟孩子們在一起,我覺得那份無處不在的快樂,不僅讓自己的容顏和神態變得年輕,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心態特別好!我非常感謝他們!因為他們,我會更加積極努力地去工作、生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8.兒童閱讀策略
周四,懷著對工改的些許失望,伴隨著上課的音樂鈴聲,我慢慢地踱進了教室。
今天,要和孩子們學習的是新課文《青蛙看海》。孩子們看著我平淡無奇的面孔,顯得異常安靜。不過,今天學生的思維格外活躍,讓我失落的心重新又充滿了一種幸福感!那是他們——這些純真無邪的孩子給予的!
當我們學習課文第一句“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看大海。”時,我問孩子們:“什么是長期?”很多孩子爭先恐后地說,常常、經常、一直、天天、每天、長久……季佳燁卻用一個句子解釋了:“青蛙除了出去旅行,或者到稻田捉害蟲,就天天在湖里游泳嬉戲,在湖邊睡覺。”我驚嘆于他想象力的豐富!不自覺地豎起了我的大拇指,給了他一個獎勵!我又問:“生活在湖邊的青蛙有一個什么愿望呢?”孩子們的答案一致為“去看海!”我又追問:“它有多想去呢?”他們又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經驗給了不同的見解:“特別想”“非常想”“十分想”“它做夢都在想著大海”“它在夢里見到大海都笑醒了”“它想看大海想得心都碎了”“它經常會靜靜地發呆,那是它在想大海”……我再一次折服了!于是,句子中的“很”被他們讀得驚天動地!
課文中的青蛙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于到達高高的山頂,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大海。孩子們對青蛙沒有半途而廢,而是堅持不懈、踏踏實實的精神贊不絕口。我感動地說:“青蛙不僅征服了高山,也征服了自己啊!”沒想到劉鈺陽脫口而出:“征服了自己,就是征服了全世界!”我再次無語!那么富有哲理的語言出自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口中,我情不自禁地把贊揚的掌聲送給了他!
“啊,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是課文的最后一句。我帶著孩子們想象了大海的美麗和遼闊,指著插圖問:“此時的青蛙會是什么神情呢?”哈哈,小家伙們卻說:“那要看青蛙以前有沒有看到過大海。”此話怎講呢?“如果它以前看過大海,一定是在和松鼠談論大海的美麗。”“如果沒有看過大海,一定是‘啊!’就再也合不攏嘴地驚呆了!”你瞧,他們的小腦袋看問題多全面!真喜歡他們和我完美的配合啊!
我很慶幸,天天生活在這樣純潔美好的環境中,沒有什么勾心斗角,沒有爾虞我詐,讓我永葆一顆純凈的心靈!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