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研室為了落實市教研室“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特開展了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活動。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和新教學理念,推廣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廣大教師積極研究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有幸參加。這次教學比武,雖然有遺憾,但是收獲也很多,使我個人的教學水平有了跨越式的發展。現將教學比武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新的形勢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時代賦予教師培養學生創新型思維的使命和任務。我們在教學比武的活動中,著重進行了創造性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此次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教學比武,教學課題是《效果預覽 文檔打印》,這節課有一定的難度,我特意設計了教學板塊,制作了教學課件,從而為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打下了基礎。巧妙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成功的導入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順利地開展課堂教學,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可以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從而引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新課標所提倡的在探究中學習,在討論中進步。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定是一個善于提出任務和引導的高手。教師提出的任務和引導,既體現在一堂課的整體設計上,又體現在一個個小環節的局部處理上,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課堂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一堂課的流向,也決定學生課堂上活動的深淺。如何帶領學生在預設的程序上自然生成,在無痕的指導中引領學生充分地欣賞到文中的無限風光,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思考的問題。學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互相配合、相互支持,促進互動學習。
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我們要改變過于強調教師作用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獨立發展的空間,大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其主體作用,才能使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我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首先展示學習目標任務和重點,接著按照擬定的自學提綱,結合課本進行重點知識的梳理。長久以來,我們的教學過多地重視知識的傳承,而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至于許多學生只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卻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顯得束手無策。針對這一現狀,新課程強調,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書本學習應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實踐是第一位的,這與新課程倡導的三維目標是完全吻合的,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比武中,我特意重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有效地促成了教學目標任務的達成。我找到了一個秘訣,那就是只要我們努力地為學生創設一種參與的情境,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參與中,在感知、討論、考察、探索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就能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每一堂課的背后,都凝聚著我們全體教師的教學智慧,為了我上好一節課,組內的其他老師也是功不可沒的,直到讓我滿意為止。確實,新課程所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我們教師身上同樣需要,新課程要求我們教師學會合作,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優勢,以實現我們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課件質量也比平常明顯提高,所以我們說,課堂上展示的是我們一個團隊整體的水平,是全體教師教學智慧的集中展示。
比武活動讓我看到教師身上蘊藏著無限的潛力,我們都知道,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同樣也是老師出錯的地方,所以有了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說法,確實,課堂教學永遠不是完美的,它有時甚至還是殘缺的。通過比武,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
開放的課堂,更需要老師有效的調控。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強調課堂要向學生開放,但是開放的背后,有著許多我們無法估計的難題。學生到底會反饋給我們什么,我們誰也說不清楚,這些是任何一節課都無法實現的,因為我們面對的畢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經驗,因此,開放的課堂更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機智加以有效的調控,如果一旦調控不當,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一發而不可收拾,所以在預設時,要盡可能多地考慮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采用板塊式教學,以不變應萬變,使得課堂永遠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問題的設計,更要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問題是教師組織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手段,是課堂不斷深入的紐帶,好的提問,就是一節課探究的主線,使得整節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但是如果提問覆蓋面小,缺少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話,提問就會變得無效而繁瑣,整節課也會顯得支離破碎,不成整體。問題應當明確,具體和可感,有利于學生思維直接切入,應該具有思考價值,有一定的思維深度和廣度,要關注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還要具有情景功能。
不可否認,這次比武,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充分的準備,預設了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比武活動留給了我許多的思考,在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如何找到一個繼承與創新的最佳結合點?課程改革不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全盤否定,在積極倡導新課程理念的同時,我們應該提煉傳統教法中的精華之處,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尋找一條積極有效的教學新路。有效的接受學習,學習方法的必要指導,扎實的雙基訓練,不管是怎樣的課程改革,這些都是不會落伍的,都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衷心地祝愿自己能以這次比武活動為專業發展的新起點,找到一個繼承與創造的最佳結合點,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今后我要繼續課堂教學,更加努力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吸取眾家之長,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創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作者單位 湖北省嘉魚縣城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