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學生的作文底子薄,對寫作不感興趣,甚至有畏難情緒。作文課上,孩子們有的唉聲嘆氣,有的雙眉緊鎖,有的叫苦不迭,一派怨聲載道。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他們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坐在那里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搜腸刮肚,勉強東拼西湊,內容空洞,空話套話滿篇,毫無真情實感可言。除了抱怨,除了責怪孩子,我們該做些什么?我們能做些什么?
靜下心來,反思教學行為,我告訴自己:不行!為自己而改變,為學生而改變!尤其在拜讀新課改精神之后,我豁然開朗,理念上更新之后,馬上付諸行動!下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來淺談一下我在作文評價中的幾點做法:
一、以讀導寫,讀寫結合
在講解《春酒》《端午的鴨蛋》時,我和學生在共同解讀文章的基礎上,深刻理解了一個鴨蛋、一杯春酒所寄托的對故鄉的濃情。我順勢啟發孩子:“同學們,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背上行囊去遠方尋找自己的世界,在轉頭回眸的那一刻,我們會發現:故鄉那綠綠的原野曾經放逐著我們的夢想;故鄉那清清的小河曾蕩漾著我們兒時的夢;故鄉的大白菜、青蘿卜原來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飯菜……”經過這一番鋪墊之后,我繼續引導:“如果有一天,你離開故鄉了,你會思念故鄉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會!”我接著問:“那你會選擇什么事物作為寄托?”同學們一片沉思,幾分鐘后,我看到時機成熟了,說道:“請同學們拿起你的筆,把對家鄉的愛、故鄉的情訴諸于筆吧!”同學們沒有一句怨言,伏案寫作了……
二、教師略評
在學生寫完之后,教師要在第一時間批閱學生的作文,由于時間的原因,可以對文章進行略評,對學生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數,整體宏觀把握,為下節課的講評準備好第一手材料。
三、學生互評
在下一節課時,讓同學們人手一份作文,進行批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點評:在內容上,中心明確、突出、健康積極,所選材料典型,能為中心服務;在結構上,注意開頭、結尾、過渡、呼應等;在語言上,能文從字順,遣詞造句準確、通順,符合語言規范和語感,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等;在情感上,要有真情實感,健康向上。
四、學生展評、交流
在學生自批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作文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比較優秀的閃光點。結合理論,學生范讀典型的文章,教師在一旁適當點撥。
五、教師講評
教師在自己略批的基礎上,再加上學生的歸納總結,講評作文。以鼓勵為主,委婉適當地點出問題,提出要求。
六、改寫文章
每位學生根據作文點評出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文章。
七、集中成冊
把優秀的文章集中成冊,為以后的作文教學積累素材。
以上做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
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都能有所收獲。我相信,只要我和學生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我們就一定會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點評:當我們苦苦思索各式各樣的錦囊妙計時,卻發現,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付諸行動,在長期的積累、體驗中總結前進。
(作者單位 膠州市初級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