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學生進入高三,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全面地鞏固好計算機網絡知識談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網絡課程;復習
一、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作為教師,只有對將要面對的這個群體的現狀做一個細致的研究,才能在今后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了解的基礎,給學生分層,針對每個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分析好各人的進展空間,那么在備課時,教師就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其次要掌握好學生的心理狀態,此階段的學生進入關鍵期,學生的情緒波動不已,有三種情緒尤其需要特別關注:驕傲、緊張、自暴自棄,應聯合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引導鼓勵學生,讓學生以最佳的狀態迎接課堂。
二、系統科學地梳理知識
正常情況下,此階段學生已學完全課程,教師不應糾結于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應根據大綱等資料,著眼于全書建構知識體系。
首先要分層歸納知識點,明確基礎、重點、難點、易錯點、易混淆點等,幫助學生從總體上把握全書脈絡,將知識擴展成網。例如,在第一輪復習中,要求學生將概念、常識、指標、圖形等分別歸類總結,這樣學生不僅將全書前后知識貫穿聯系起來重溫一遍,亦有助于記憶。
其次要拓展運用知識,死記硬背不是真正掌握知識,在幫助學生記憶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理解、運用,課前準備應積極構思各知識的實用性。
最后注重知識的形象化、生活化。相對而言,網絡知識比較抽象、單調,為激發學生興趣,各知識點要充分與實際運用相結合。盡量以多種教學資源展示實踐課程等,從而幫助學生認知所學知識。如網絡互連這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動態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
三、以學生為主導的多元化教學
根據具體的知識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吸引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加深鞏固所學知識。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可用如下幾種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項目式復習
目前情況,教學雖不能以具體實踐方式來呈現,但我們可盡量為學生創設相關的環境,如第四章,結構化布線,就可設置一個項目,給學生布置任務,組建一個小型網絡。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2.有效的提問
合理地設置問題不僅能檢驗學生,還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加強記憶,提問方式亦多樣化,如啟發式提問,可引導學生思考,檢驗式提問,則鞏固了知識,讓學生相互提問,還能引發學生的興趣。當然,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特別注意:提問要具有針對性,一個提問針對的知識點要明確。
3.分組合作式復習
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亦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復習課全由教師主導,顯然師生都會感覺平淡無味,給學生分組,合作復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加強學習興趣,中等的學生可以進一步強化知識,較差的學生以補充不足為主。這樣,針對個人情況合理地提高自己,當然也可將優生、差生混合在一起,這樣學生可相互幫助。總之,分組方式要根據具體情況,以學生為中心合理分配。
4.自主復習
最后的學習階段,學生對所學知識應有一個全面把握,學得怎么樣,自己最清楚,此時有必要讓學生自主復習。作為教師,此時應充當服務者,在學習上為學生提供資源、學習方法等,在生活上,及時了解學生的精神狀態,及時鼓勵學生,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總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發揮。
四、及時有效的反饋
復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因此有必要適時檢驗所學成果,以便了解狀況,及時查漏補缺,改換教學方法。
傳統的考試是一種方式,雖能檢驗一定的成果,但不能全面合理地做出準確評價。評價學生應重在平時,穿插于整個教學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及時知道所學成果,才能時時促進自己。另外,評價學生應有針對性,不同學生起點不一樣,應關注學生的進步之處。
總之,網絡復習要靈活多變,充分用好每一節課,以學生最適應的方式,將其才智充分地發揮出來。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農業綜合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