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各種識字教學法和實驗相繼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識字教學法單一;忽視了學生自主識字;不重視階段性學習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上述識字教學問題得以存在,有著它牢固的根源: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對此,教師若能在識字教學中靈活選擇方法;鼓勵、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科學地組織階段性識字學習,不僅能逐步達到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的,還能進一步加強低年級識字教學。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問題;根源;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一年級學生識字的能力最強,以后逐年下降。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在我國有一定影響力的識字教學改革實驗有二三十種。但在這些龐雜的教學法中也透射出一些問題,筆者將分析這些現象,探尋新課標下識字教學法在低年級漢字教學中的運用。
一、我國識字教學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識字教學法單一
執教期間,我聽取了一些低年級語文教師的公開課,發現有些老師抓住課堂僅有的40分鐘,為了完成既定的識字任務,采用較為單一的識字教法。學生聽著無味、教師教得吃力。
(二)忽視了學生自主識字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識字教材和研究資料越來越豐富,國內外識字教學研討活動也隨之頻繁。但有些過于注重教師自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
(三)不夠重視階段性學習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
在階段性目標中明確提出了識字的要求。但在具體的實施中就要受到“識字數量無法滿足識字需要”等諸多問題的影響。多數教師求勝心切,但他們忽視了識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識字數量難以滿足閱讀和寫作的需要,出現了不少錯別字和不會寫、不會讀的字等現象。
二、新課標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
(一)靈活選擇方法,綜合運用知識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漢字的規律,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法,并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
1.根據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化抽象符號為具象
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思維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特征。因此,教師在掌握這一規律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地采用實物、圖畫、卡片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教一年級上冊《比尾巴》一課時,可以把課文中“猴、兔、雞、鴨、松鼠”等的圖像畫在卡片上,并標上相應的名稱,在第二組卡片上畫出這些動物的尾巴,第三組卡片上則是缺了尾巴的動物的圖像。此時,老師要帶著學生認真讀課文,讓他們在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仔細觀察第一組卡片,然后請學生依據文段解說,運用想象和聯想,給這群可愛的小動物加上屬于自己的尾巴,讓它們變得更漂亮、更完美。
2.課外實踐,拓展識字空間
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孩子興趣入手,開展實踐活動。每次活動要有一個主題,以引導學生圍繞著這個中心,自己動手、動腦收集資料。例如,舉辦“動物世界”“玩具天堂”“四季之景”等識字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聯系,讓學生盡快地從“自我”的世界里邁出去,以吸收各種信息。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識字面,還能讓他們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詞。
(二)鼓勵、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形成自學的能力。
1.把握漢字規律
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一些漢字的構字規律。現代漢字中90%以上是合體字,其中絕大多數是形聲字,利用這種類型漢字聲旁表音的特點,引導學生先讀準作為聲旁的獨體字,再學形聲字,然后出示一些形聲字來辨認。例如,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構成,從聲形旁在漢字中的位置看,一般有右形左聲如“刊”、左形右聲如“飽”、上形下聲如“筷”,等等。此外,還可以利用換部首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形聲字的構字規律。例如,學習了“分”,可以運用換部首的游戲,引出“份”“粉”“紛”等幾個以“分”為聲旁的字。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漢字的構字規律,課下再按照這些規律自己獨立分析字形、理解字義,從而增大識字數量,提高識字能力。
2.提前閱讀寫作
一年級上學期學生重點掌握漢語拼音,為提前閱讀打基礎。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買一些注音讀物,如,《成語故事》《安徒生童話》等等,并開展多種讀書活動,以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三)科學地組織階段性識字教學
低年級識字任務集中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根據學段、學生年齡的不同,要注意有所側重,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有層次、有重點地完成識字任務。
1.激發識字興趣階段(一年級上學期)
一堂課要盡可能地利用漢字本身的規律,并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游戲中識字。例如,通過肢體語言來演示,有些漢字在學習時可以讓學生輔助動作幫助理解字義,以加深對字形的記憶。
2.引導學生自學階段(一年級下學期)
第二學期是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的轉折點。可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結合漢字的規律和識字工具,教給學生理解字義。
(1)勤查字典
幫助學生掌握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是識字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使用部首查字法、數筆畫查字法等方法,取長補短,多種查字法相互結合使用。
(2)善析部件
形聲字在漢字中的比例很大,在教學中需要教學生做部件分析。首先,縱觀整個字后分析字形結構;第二,根據字形結構確定不同的位置;第三,分析部件;最后,將部件組合成整體。例如,“翼”就由“羽”“田”“共”組成,“聞”字是由門字框、耳朵旁組成。再者是對常見常用偏旁含義的理解。
3.指導自學階段(二年級)
經過一年的學習,低段兒童對漢字的規律已有了內在認識。對此,教師要指導他們學習歸類總結,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
(1)歸類集中識字
這種識字方法是把要學的漢字分別進行歸類集中編排,通過漢字的構字規律,逐步掌握識字方法。首先,可按偏旁部首歸類,讓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偏旁的認識,識記大量相同偏旁的字;其次,也可以以部首字為基礎,通過變換不同的偏旁來增加新字。
(2)多媒體電腦輔助識字
利用電腦動畫把漢字的書寫和圖像聯系起來,以促進學生感知漢字的組合結構,讓學生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使靜態的漢字鮮活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他們通過建立與已有的生活經驗的聯系,學會了生字,并把難記的漢字賦予了生命和活力。
識字、寫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要遵循兒童尤其是低段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識字心理,有步驟地組織他們進行階段性識字學習。在教法上,要依據漢字的特點和構字規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大膽聯想,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運用各種識字法,調動和發揮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識字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但學習的個體是千差萬別的,所以,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學習階段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之在自主、快樂的基礎上識字,讓學生插上翅膀在漢字的王國中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戴汝潛.識字教育科學化教學匯粹[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01:244.
[2]楊九俊.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概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09:53.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