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的需要,實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根據社會發展的形勢和時代進步的需要,從明確培養人才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執業能力以及優化教師的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進行探索。
關鍵詞: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執業能力
在社會進步、時代發展的背景之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培養出更出色專業的人才,這一問題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上同樣存在。如何有效進行教學改革,運用應用電子專業優勢,服務于社會企業發展,就是本文重在探討的中心。
一、加強研究專業崗位群,明確樹立培養目標
在科技大發展形勢的驅動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極為迅速,因而與之相關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很大,如,電子產品一線技術人員、現場管理者、技術開發設計推廣等各種技術人才目前還處于較為短缺的狀況下,所以應用電子技術這個專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筆者認為,一方面,應該從思想覺悟上培養該專業的人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具備極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操守。另一方面,要從職業技能上培養人才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可以從事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加強現場教學和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執業能力
傳統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注重理論學習,忽視實踐運用的教學,而恰恰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就需要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出超強的動手能力,所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加強現場教學和社會實踐勢在必行。(1)根據課程和技術學習的具體要求,靈活安排課程學習環境,可組織參觀生產線,或在車間進行學習,以便使學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并掌握所學技術。(2)做到課堂與社會的銜接,多參加社會實踐,一方面,可多了解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使學生更準確地了解就業方向及就業目標;另一方面,可親自體驗產品從采購、生產、包裝到銷售的整個環節,讓學生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甚至精通。(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過學校專門選派教師定期走訪企業以及教師和畢業生之間長期適時的聯系,了解畢業生在企業工作的情況,從而拉近企業與學校的距離,促進學校和企業的進一步合作。
三、教學方法的優化改革
在當今社會發展的形勢下,現代教育程度得到不斷的深入,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也在其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和傳統的“粉筆+黑板”組合不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比如說,優化教學設計、剖析教學要點、加深學生理解等。因此,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是一場不可逆轉的教學改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加積極高效主動地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巧妙地利用這些教學手段,學生跳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桎梏,更加自由地“暢游”全世界,學生利用這些豐富的信息為自己服務,提高了自身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通常,教師會采用一些常用且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法、實驗演示法、問題探索法和總結歸納法來開展各種教學活動?,F在再配合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手段,以上幾種教學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優化和運用。例如,使用直觀教學法時,針對學校缺少某些器械或是地區產品不用的情況,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給學生各種各樣的元器件,讓學生直觀感受,避免“白馬非馬”的事件發生。又如,在進行實驗演示教學時,對于某些復雜的、操作難度大的或者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教師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來解析實驗現象,展示實驗原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掌握。
社會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面臨廣闊發展空間的同時,要注意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明確人才培養的中心目標,提升學生的執業能力,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校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學到更專業扎實的知識,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武裝自己,從而在未來能夠成為企業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能夠成功地參與采購、生產、銷售、管理等多種工作,為未來成功地就業做好堅實的鋪墊。
參考文獻:
[1]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9(01).
[2]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今日科苑,2009(06).
[3]高職應用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體系建設的探討[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