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信心的提高與完善,可以幫助人們個性的完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自信是新世紀成就事業的必需心理素質。主要結合教學實例,談談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幾點感受。
關鍵詞:自信培養;關愛;微笑;鼓勵;開展活動;健康人格
自信是新世紀成就事業的必需心理素質,是未來征途中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銳利武器。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們認為,“自信心”是一個人心理活動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下面我談談在尖嶺初中任教十幾年來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幾點感受。
一、愛是培養自信的前提
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處熤挥邪l自內心地愛學生,才會做到思想上關懷學生,生活上體貼學生,人格上尊重學生,學習上幫助學生,用真摯的感情和無私的愛,喚起他們向前奮進的信心和勇氣。
愛學生,首先表現在盡你所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理學研究表明,自信心取決于自尊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如果學生的自尊遭受了挫折,學生就會感到自己無能和弱小,繼而產生自卑心理,導致自信心喪失。
愛學生,還表現在盡可能地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艾里克森個性發展理論認為,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滿足他們需要的工作、態度、價值觀,經過一段時期的自我探求,可能出現更為牢固的積極性,從而獲得自信。
二、以微笑面對生活
微笑是自信的表現之一,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本身應該自信。生活中,無論遇到多么艱難的事,作為教師,面對學生時,都應該保持微笑。微笑能讓學生心緒平穩,也能讓學生建立自信。
畢業班的學習生活無疑是辛苦的,沉重的課業負擔和升學壓力使大多數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佳,從而表現出情緒上的壓抑、被動、精神萎靡等。這些問題在早晨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常常發現,許多同學精神恍惚地坐在椅子上發呆,有的連連打呵欠,一臉的疲憊。如果這時,班主任微笑著站在講臺上,就猶如明媚的陽光,能把學生心底的朝氣喚醒,讓學生從沉重的思想桎梏中擺脫出來,學習便能發揮其主體地位的作用。以微笑面對學生,以信心激勵學生,學生會從老師的微笑中找到成功的自信。
一個人自信的培養,不僅靠外界事物的刺激,更依靠學生內心的主觀世界。所以,我還要求學生經常對自己微笑。
三、課下多談心,結合現實,給予鼓勵
班主任的工作離不開與學生的個別談心,在生活中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都可通過談話給予表揚或批評。如,課余時間多與學生談心,結合現實分析,給予適當鼓勵,幫助學生提高成績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對培養學生的自信及塑造學生的健康心理是十分有效的。
在尖嶺初中任教期間,班里一個成績較好的女生有一次向我哭訴:每周訂的學習計劃總不能完成,我真懷疑自己的能力了。這是一個自尊心極強又極為好勝的學生,期末考試的排名讓她感到抬不起頭來,于是為了盡快地挽回面子,她把自己的功課安排得又多又緊,她自己也像上足發條的鐘,不停地旋轉。正是這種過分緊張的計劃,如生活規律一旦被某些意外事件(如老師占用自習課、開會等)打亂,她便十分煩躁和焦慮。我與她重新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讓她每兩天向我匯報學習計劃的實施情況,再適當調整復習進度,慢慢地,她便在完成計劃中找到滿足感,當再一次期末考試時,她已走出落后的陰影,自信的光環又重新在她身上閃耀。
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情感,關鍵在于教師如何用信心激勵,千萬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失去信心。但自信的反面是狂妄,自信的袋子如果沒有知識的填充是直立不起來的,老師利用談心的機會,切實地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疑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讓學生樹立自信的關鍵。
四、在活動中培養自信
有益的集體活動不僅可以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還可能培養學生自信的性格。不是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上都能出類拔萃,而課外活動是學生展示個性、張揚自我的平臺,在課外活動中,也許平日課堂上的“病貓”會成為生龍活虎的“蛟龍”。這時成功的喜悅會讓他感覺自己十分重要,自豪感與自信激蕩著他們年輕的胸膛,激勵他們向前奮進。
校運會是展示班級綜合實力的盛會。我讓喜愛運動的同學全都參加比賽,讓愛好文學的同學寫通訊,讓熱心的同學做后勤工作,讓熱情大方的同學做拉拉隊……李巧,多次蟬聯我校女子百米短跑冠軍,文化成績卻平平。我利用運動會期間,讓她的好友為她寫專題報道,熱情洋溢的贊美加上她出色的短跑成績使她一度成為眾人的偶像。我想,正是一種自信的激勵使她奮進。
自信的個體組成的是一個自信的班級,一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自信的人的一生,將一路與陽光同行,即使處在人生的低谷,他的心中也會懷抱太陽。
參考文獻:
[1]盧文學,姜紅娟,羅爾曼.學生心理健康新概念.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09.
[2]李紅.心理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9.
[3]岑國楨.中小學生心理與輔導.廣西出版社,2002-06.
(作者單位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