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職校學生,跟其他普通學校的學生一樣,正處于青少年成長的過渡期,他們喜歡張揚個性,做事比較沖動,性格相對叛逆,對未來感到困惑和迷茫,渴望具有成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但又不具備對思維和行為的控制能力。作為班主任,學生的領路人,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做事情,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困惑,解決學生的困難,春風化雨般,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將換位思考這一教育理念始終貫穿于自己的教學實踐。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真正的教育是人心與人心經過和諧碰撞而發出的天籟一般的交響?!鼻疤K聯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告誡:“當你不站在孩子的立場,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時,你的課就索然無味,你的教育就毫無生機”。從著名教育專家的名言中,不難領悟到,只有換位思考,才能以心靈感應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就實踐而言,換個角度,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和需要,而且能很快架起師生間互相理解、相互信任的橋梁,真正做到教學相長,相得益彰,教書育人。
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讓學生變換角度看問題,有利于與他人融洽相處,使集體團結、和諧;有利于走出自我,開闊心胸,開放心態。上個學期初,班上有一個學生總是不做值日,到她做值日時她總是逃避,久而久之,同宿舍的人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同學,開始疏遠她,當這個同學回到宿舍時,要么用語言進行圍攻,要么看她回來了一個個離開宿舍。這種狀況持續了兩三個星期,當我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找到她和同宿舍的同學們,請她們到家里做客,一起吃飯、聊天、談理想、談人生、聽周華健的《朋友》,啟發她們懂得茫茫人海中相遇是緣分,相知是感動,相惜是力量,要懂得珍惜人生當中最美好的時光,記得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幫扶。后來的日子里,我發現那個女孩慢慢變了,變得做事積極了,心扉敞開了,宿舍又變得其樂融融。
換位思考不能光說不做,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細心,需要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更需要我們多些理解、寬容,真正當好學生的帶頭人、領路人、貼心人。同時,更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歷練意志,提升境界,贏得信任,更加堅定投身職業教育的信心和決心。
(作者單位 青海互助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