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研究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分析了課程體系構建的前提,然后提出構建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環節的過程,最后對課程體系的實施保障提出了要求。
關鍵詞: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物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我國物流業現有從業人員約2000萬人,物流業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可以新增10萬個就業崗位。因此,培養高端技能型物流人才迫在眉睫。為此,必須加強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體系的研究,積極探索和構建適合專業培養目標需要的、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前提
1.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高職人才培養要為區域經濟服務,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特色主要體現在與地方經濟的結合上。山東水利職業學院位于山東省日照市,學院的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就是結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地區優勢,以培養港口物流人才為主,服務區域經濟。
2.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要突出物流的職業定向性,以職業能力作為配置課程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真正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通過調研日照20多家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相關的物流崗位群主要有:物資采購管理、物流客戶服務、物流市場營銷等。
3.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
我院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夠勝任物流的客服專員、單證員、采購員、倉儲與配送業務操作員、運輸調度、港口調度、貨運代理和報關員等職業崗位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構建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
1.課程體系構建過程
由物流行業、企業的專家和校內專任教師共同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根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與物流企業合作,深入企業調研就業崗位群,確定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且根據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職業能力,構建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
2.構建逐層深入的理論課程體系
按照人才培養遞進規律將學生三年的理論學習劃分為公共基礎層、職業通用層、職業核心層和職業提高層四個緊密銜接、交替上升的層次。
公共基礎層主要開設英語、數學、體育、思想品德、毛鄧理論等公共基礎課程;職業通用層主要開設經濟學基礎、會計學、國際貿易實務、物流學概論等專業基礎課程;職業核心層主要開設倉儲與配送實務、貨物運輸實務、采購管理實務、物流市場營銷、國際貨運代理實務、港口物流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職業提高層主要開設供應鏈管理、物流企業管理、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就業及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根據學生的愛好,我們還開設了物流信息技術、物流法律法規、物流運籌、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作為職業能力拓展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構建能力進階的實踐環節
實踐教學和理論課程相輔相成,我們將三年的實踐環節劃分為崗位認知階段、崗位模擬階段和崗位實踐階段。
崗位認知階段主要通過入學專業教育和物流企業認知實習來熟悉職業環境,增強感性認識,培養認知能力,了解具體的工作崗位,培養學生學習物流的興趣。
崗位模擬階段主要通過校內實訓基地的實訓軟件和實訓設備進行專業核心技能的模擬實訓,熟悉工作崗位,為下一步的輪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打下基礎。
崗位實踐階段主要是企業與學校共同管理,讓學生在校外的實訓基地進行輪崗實習和頂崗實習,使學生完全勝任相關職業崗位,并能實現順利就業。
三、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課程體系實施的保障
1.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我院于2009年10月成立了“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聘請5名行業企業專家與6名校內專任教師作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深入行業企業調研,制訂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10家大中型物流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建立實習基地。
2.擁有“雙師素質”教學團隊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國高職專業課教師應具備“雙師素質”。我院物流管理專業現有專職教師12人,全部具有雙師素質,同時從物流企業中聘請8名技術專家、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使專業初步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雙師”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師隊伍。
3.具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
職業教育更要注重于實踐操作技能,也就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具備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實訓基地由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組成。校內實訓基地方面,我院已初步建成速遞工作室、物流信息技術綜合實訓室、倉儲與配送實訓中心、國際物流實訓室等4個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方面,我院已與省內外10家大中型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共建教學基地。這些企業全程參與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穩定接收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習、就業,確保學生在畢業前有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工作經歷。
四、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課程體系實施的成果
經過三年多的研究與實踐,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通過實施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培養了一批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我院08和09級物流管理專業的400多名畢業學生就業率達98%,企業滿意度達90%。學生主要就職于北京京東商城、順豐速運青島分公司、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山東榮慶物流有限公司、青島福興祥物流有限公司等大中型物流企業。
參考文獻:
[1]呂永壯.物流管理專業“三循環”工學交替模式下崗課證融通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科學與人才培養,2010(1).
[2]曹軍,陳興霞.談基于工作過程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開發[J].遼寧高職學報,2010(4).
(作者單位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