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對口語交際課并不重視。我一向認為口語交際課就是跟學生說說話,互相之間提問、回答。說話誰不會,每天都在說。因此在教授口語交際課時,我并沒有認認真真專門花時間準備,只是簡單交代一些口語交際的注意點就算完成了。直到有一次,遇到了一道口語交際題:小李和小楊為了一點小事,兩個人在自習課上大聲地爭吵起來。這時如果班長既想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又想把話說得委婉些,應該說些什么?正確的答案是“你們這樣大聲爭吵,影響不太好吧。”在還沒有見到學生的答案時,我想當然地以為這道題非常簡單。可是,當我改完后,發現班中一半以上的學生選的是“你們這樣大聲爭吵,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詢問學生為什么選這個時,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平時我們都是這樣說話的。我才意識到,口語交際課并不能忽視。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之際,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而語文老師也承擔了這樣的責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對初中階段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要求:“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耐心專注地傾聽;能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斷提高應對能力;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開始反思如何進行口語交際教學。上好口語交際課,要巧妙設計情境,提升學生興趣;要給學生機會,擴大交際面;要培養應對能力,提升協作能力;要滲透語言修養,培養良好的交際禮儀。
一、巧設情境,提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動力。要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對交流充滿興趣,就必須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環境,讓學生思想上暫時忘卻自己所置身的課堂,步入教學指向的交際情境中,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發展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在上《我喜歡的卡通形象》這一節口語交際課時,我課前先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卡通形象帶到學校,可以是玩偶,也可以是照片、圖畫。上課前,根據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分類分組,給他們時間討論,每一組派代表闡述他們喜歡的理由。然后每一組播放他們喜歡的卡通動漫資料,消去聲音進行配音。因為是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聊起來侃侃而談。再加上有配音這一形式,學生更能融入情境中,能極大提升興趣。
二、給學生機會,擴大交際面
一個班級里,不可避免有些學生較為活躍,有些則較為靦腆,能躲則躲。據此,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應是組織小組來完成特定的對話活動,而不是單個學生或是個體學生單方面的或統一的說話練習。一節45分鐘的課堂,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訓練,我們就得把全班學生合理搭配分組。如,在上《自薦擔當志愿者》這節口語交際課中,我們創設了“幫社區打掃街道”“十字路口維持交通秩序”“幫家長照看小孩”“幫殘疾人做家務”“幫敬老院照看老人”五個情境,將班級分為五個小組,每組推選兩名同學充當招募人員,其他同學充當自薦人。活動前,對各組的訓練提出具體的目標要求。活動中,自薦人陳述自己能勝任的理由,并回答問題,而招募人員也要回答是否接受的理由。每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都要參與進去,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口語交際能力由此得到鍛煉。
三、培養應對能力,提升協作意識
現在的很多面試,不管是升學還是求職,應對能力通常成為你能否順利過關的最后一道防線。應對能力,指的是交際雙方互相對答的能力,包括應變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思維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等。單向的、沒有交互的口語訓練課也是口語交際課中的一種形式,是一種淺層次的交際,不能代表口語交際的全部內容。真正的口語交際強調交際雙方的互動,重視語言能力訓練的同時,也強調語用應變能力的培養。《自薦擔當志愿者》中,自薦者陳述完自己能夠勝任的理由后,還要回答招募人員的問題。這就是考查自薦者的應對能力。
既然是口語交際,那么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只有交際雙方處于互動狀態,互相協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童話故事接龍》是一堂需要學生齊心協力、集思廣益的口語交際課。將全班學生分成甲、乙兩組,在故事接龍之前先搶答與童話有關的一些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預設場面。童話故事接龍甲、乙兩組必須全員參與,后一位學生必須在十秒內接敘上一個學生所敘內容。接下來還可設置雙方互相概述故事,互評和自評,進行創意與探究等環節。整堂口語交際課,要設置明確的評分機制。甲、乙兩組成員必須通力合作,才能為本組爭得分數。這堂課在提升學生興趣、擴大學生參與面、提升應對能力和協作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四、滲透語言修養,培養交際禮儀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雖然利于行,但是如果能夠做到不逆耳,起到的效果會更好。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是能夠言行友善、舉止得體,那么就更能走進他人的心靈了。《溝通:與家長進行一次對話》這一課,主要鍛煉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能力。學生懂得向家長陳述自己對矛盾或問題產生原因的看法,并提出建議。學生也要傾聽家長對此的看法,并能對相關問題解釋、說明。有些初中學生開始進入叛逆期,與家長的矛盾逐步激化。通過與家長的一次得體的、真誠的溝通,有助于緩和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上好每堂口語交際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當然,口語交際不能僅限于課堂上,它還應該充分體現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上,需要學生有意識地由課內遷移到課外,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