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全球語言監測機構(GLM)計算,平均每98分鐘就有一個新單詞產生,全世界有超過15億的人在使用英語,牛津英語辭典的單詞收錄量也超過了60萬。《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規定,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3500個單詞;大學階段則要求學生掌握超過5000個詞匯,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要求就更高了。要想記住所有的英語單詞是不現實的,學習詞匯需要講究策略,這也成為廣大英語教師的一項長期研究課題。
關鍵詞:詞匯學習;教學原則;學習策略;學習方法
語音、詞匯和語法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詞匯對英語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貫穿于整個語言學習中。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詞匯,才能順利地進行英語聽、說、讀、寫、譯。大多數學生學習單詞都是靠死記硬背,但是這種方法效果并不好。學習詞匯需要有計劃、有策略地進行,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英語詞匯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學習一門語言,不僅僅是簡單地積累詞匯,它的最終目的是用這門語言來與別人交流和溝通。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盲目背誦單詞,卻不知道如何使用,只是記住而非掌握。說英語并不是簡單的單詞疊加,而是以句子作為基本單位的。在英語學習中,詞匯量會隨著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增加,教師需要分析學生們在詞匯學習中存在哪些問題,只有了解透徹這些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問題一:無目的性
教師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或者是還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英語、背誦單詞都是為了應付老師檢查或是考試。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學生采用的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記憶詞匯需要將單詞的音和義聯系起來,還要遵循記憶規律,不時鞏固,才能避免遺忘。
問題二:無科學性
很多學生在記憶單詞的時候,都是純粹參照教材所列的單詞表,背誦那些單詞的拼寫和意思。教師經常采用默寫單詞的方法來檢測學生學習單詞的效果,但這僅僅是最基礎的步驟。掌握單詞需要知其音、形、義,即我們英語中常說的pronunciation,spelling and meaning。學習單詞還要了解它的用法,比如,它的詞性、一詞多義、近義詞、反義詞、造句等等,都要掌握。要學會科學學習,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問題三:無方法性
大多數學生在背誦單詞時比較鐘愛單詞表,首先因為它比較集中,單詞按字母順序全部排列出來;其次,它是按單詞在課文里出現的順序編排的,有助于理解課文。但是,很多學生都是用相同的記憶方式來對待每一個單詞,在它們身上花費同樣的時間和精力。試想一下,如果將所有的單詞都視為重點,是不是就等同于沒有重點了呢?還有的學生在背誦單詞的時候,根本不管詞性,不管是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還是連詞,只記讀音和詞義,造成后面語法學習困難重重。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注意把握重點,學會分清主次。
問題四:無效果性
許多學生把記憶單詞當成一項任務去完成,沒有用心去掌握,導致記憶效果較差。一般情況下,他們都認為是自己進行不好或者是努力還不夠導致的。其實,如果單詞出現過于頻繁并不能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最好的單詞記憶方法就是閱讀,在閱讀中去理解單詞的詞性、詞義,易于掌握,也很難遺忘。
問題五:無探究性
許多學生在碰到生詞的時候懶于查字典,也不想跟老師或同學請教。久而久之,生詞越積越多。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能寫出單詞,但卻不會讀,這也是導致啞巴英語的最大原因,在詞匯環節就出了問題。這樣的詞匯學習是孤立的,只有將單詞同其他詞匯聯結起來,融入情境中,才能有效地掌握它們。
二、英語詞匯學習的策略
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許多教師教法單一,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這就需要研究一下英語詞匯教學應該遵循哪些教學原則,影響詞匯學習效果有哪些因素,詞匯學習有哪些策略以及哪些學習方法的效果比較顯著。
1.英語詞匯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從初中到高中,再由高中進入大學,每個階段對詞匯量都不同,這也對英語教師的詞匯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高效完成詞匯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1)要加強聽說訓練。教師的發音首先要標準,用正確的語音語調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聽力能力,聽多了自然就會說了。(2)要規范拼讀訓練。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辨別單詞的讀音,再教授語音規則。只有掌握好語音規則,才能進一步學習單詞的組合規律。(3)要學會將單詞歸類。
2.影響詞匯學習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響英語詞匯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學習動機、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等等都會影響學習詞匯的效果。簡單來說,可以從個人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影響來分析。
從個人方面來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1)學習動機的影響。如果將英語看成一門學科來學習,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更多地使用記憶方面的策略;如果將英語看成一門語言,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那么在學習中學生可能就會更多地使用交際方面的策略。(2)學習階段的影響。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策略可能過多的就是記憶,單純地靠背誦來完成任務;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會使用更多的學習方法。
總之,詞匯學習的效果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但是不能簡單地判斷哪種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最大。了解這些影響因素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詞匯學習的效果。
3.英語詞匯學習的具體策略
對于學習策略的定義,學術界至今還沒有統一的界定。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完成特定學習任務時選擇、使用和調控學習程序、規則、方法等的思維模式,它與學習者的特質、學習任務的性質以及學習發生的時空密切相關。學習策略分為三類: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是指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與整理,或者對信息進行分門別類的系統儲存,主要包括了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對認知過程的了解與掌控,包括計劃、監視和調節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是指幫助學習者利用環境和資源進行學習的策略,包括時間管理、學習環境管理和社會資源利用策略。
常用的英語詞匯學習策略一般有五種,詞匯表學習策略、語境學習策略、精加工學習策略、語義場學習策略和元認知學習策略。(1)詞匯表學習策略是英語詞匯學習最基本的一種策略。詞匯表一般是按字母順序編排的,一列是英語單詞,一列是漢語意思,有助于有意識地學習,也有利于單詞的查找。但是這種方法會阻礙學習者系統地組織學習,只適用于短時記憶。長遠來看,詞匯表策略并不是一種理想的詞匯學習策略。(2)語境學習策略是指根據上下文語言環境,對生詞的含義進行猜測,從而掌握單詞的意義和用法。這種策略比較常用的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碰到生詞的時候,先查詞典了解詞義,然后再在語境中掌握單詞的用法;第二種是碰到生詞的時候,先通讀語篇,猜測生詞的詞義,然后再查字典檢查推測是否正確,有助于加深印象。根據教學效果顯示,第二種方法的效果十分明顯。但是語境策略學習詞匯也有弊端,它有助于單詞的形和義的學習,但是反而忽略了音的部分,掌握一個單詞必須掌握它的音、形和義。(3)精加工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將已有的經驗與學習的生詞聯系起來,進行加工,聯想詞義。聯想作為一種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比較實用的聯想方法有詞根詞綴聯想、對比聯想、形象聯想、關系聯想等等。比如,看到dis-,可以運用詞根聯想想到dislike(不喜歡),dishonest(不誠實的),discover(發現),dismiss(解散、開除)等等。以聯想作為基礎的精加工策略比較形象,能讓抽象的詞匯具體化,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4)語義場學習策略是指按詞匯之間的關系對單詞進行分類,找出詞與詞之間的關系,為它們建立語義場。比如說,表示水果的語義場有:apple,banana,cherry等。語義場策略學習詞匯比較實用科學,不容易遺忘,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策略。(5)元認知學習策略學習詞匯是指先確定詞匯學習的目標,然后制訂學習計劃,避免盲目,在學習中自我檢查,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問題。英語詞匯學習是個系統工程,學習者要懂得合理安排學習計劃,適時監控學習過程,及時調整學習方法。
4.英語詞匯學習的方法
學習方法不同于學習策略,它指的是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也總結了一些比較實用的英語詞匯學習方法。比如說,利用語音規則記憶,利用單詞諧音記憶,利用分類法記憶,利用口訣記憶,利用構詞法記憶,利用對比法記憶等等。英語詞匯學習方法還有很多,學習者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英語詞匯的學習是一個長期而持久的過程,學習者應該結合各種學習策略,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法,豐富詞匯量。作為英語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新的詞匯學習策略與方法,才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國強.現代英語詞匯學(新版)[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汪榕培,盧曉娟.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3]黃小萍.英語詞匯學習方法實驗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03(1).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