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例題1】2011年甲國的某行業一年總共生產出10萬件H商品。其中8萬件是用機器生產的,總共耗費了16萬個小時,其中2萬件是手工作坊生產的,每件平均勞動時間是12小時。假定2012年機器生產企業生產H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40%,而手工作坊生產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此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甲國2012年生產單位H商品的價值量和2012年一年內生產的H商品的價值總量分別是( )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商品價值的決定因素以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含義的理解。正確解答本題應明確:
(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2)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是指某一生產部門里,生產絕大部分產品的生產條件。
答案:C
【經典例題2】某外向型農用車企業2011年共生產出口歐盟的農用車400輛,價值總額為人民幣2000萬元,該企業整車生產用時為同行業的80%。為應對歐債危機,該企業2012年計劃減少20%的產量,并主動降價20%。若其他條件不變,該企業2012年所生產農用車的價值總額用人民幣表示可能比2011年( )
A.少200萬元 B.少400萬元
C.多360萬元 D.少720萬元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價值總量的計算方法。解答此題應該明確:(1)價值總量=單位商品價值量×一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2)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本題中,該企業2011年農用車的價值量為2000÷400=5萬元,2012年時該企業的產量為400×(1-20%)=320輛,該企業整車生產用為同行業的80%并不影響商品的價值量,即使該企業主動降價20%,也不影響這件商品的商品價值量,即5元,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2年該企業農用車的價值總額用人民幣表示為5×320=1600萬元,比2011年少400萬元。答案為B。
(作者單位 陜西省南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