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追求教學質量,現在初三的課往往是簡單知識的再現,課堂的枯燥,導致學生失去了興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為適應新課標要求,提出了小組合作交互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并就如何創設交互環境,建立合作程序,建構合作模式做了設計。
關鍵詞:小組合作交互學習;策略;設計
一、問題的提出
絕大多數復習課是由枯燥的舊知識和練習組成的,以致學生上課眼神發呆、面無表情,做題時也很機械,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效率。可見,給學生一個活潑有趣的課堂迫在眉睫。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
小組合作交互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策略一:創設交互環境,建立合作程序
(一)創建和諧的交互環境
和諧的交互環境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心里愉悅了,那么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才能產生交互的欲望。
1.要理解學生。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要及時疏導,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隔閡,營造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2.給學生適度的空間和自由,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揮,友好地合作。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欲望,有利于激發他們的興趣。
3.教師的教學過程也非常重要。課堂上教師組織引導好學生,用問題串起課堂,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有一個“軸”有章可循,而非雜亂無章。
(二)建立合理的小組合作程序
1.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一般4~6人。每組組員在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均要均衡。每組成員及其工作分別為: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
2.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增強組員的集體責任感。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學會討論問題,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
3.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學生發現問題、認知能力、生活體驗、知識積累各有不同,對問題的認識也不會完全一致。在一個小組中,即使是對同一問題,也可能存在不同見解。引導學生評價,讓他們在小組內展開互評,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一個小組內如何評價呢?認真傾聽他人意見,弄清觀點的來源;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把自己的看法和他的意見比一比。在組與組之間,還可以展開辯論。教師要參與其中,了解情況,適當點撥,對學生匯報的學習成果要給予充分明確的肯定、判斷,以幫助學生加深認識。
策略二:建構合作模式,提供學習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引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小組合作—練習—小組評價。
下面以復習《浮力》為例加以說明: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為了提高合作效率,教師將知識轉化為情境,在情境中提出問題,使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問題的提出應循序漸進,隨著深度的加深,合作任務也應不斷加深。
2.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成員一要承擔學習任務,二要幫助其他小組成員學會。小組的成功需要每個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支持,逐漸進步。小組合作探究方法有多種,如:
3.練習。學習的知識要進行適度的延伸,通過練習才能融會貫通,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鞏固知識的方法:
4.小組評價。小組交互學習要求小組定期評價,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互評,營造平等、自由寬松的環境,從而使的小組正常、靈活地運轉。
小組合作交互學習可以將學習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自主性,使其有興趣進行探究,提高學習效率。雖然在嘗試中,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但我相信小組合作交互學習會越來越完善的。
參考文獻:
[1]胡軍杰.小組活動方案集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董洪亮.新課程教學組織策略與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