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教學案例,分析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得失,并依據新課程標準提出改進英語語法教學的幾種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語法教學;實物;趣味;圖示;任務
長期以來,如何有效地進行語法教學一直困擾著筆者。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教育部,2001)。此標準實施以來,廣大教師在教學上對語法教學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引言
筆者自從事英語教學以來,對語法教學的認識也在逐步地變化。筆者在語法教學上進行了許多嘗試,在嘗試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為新教師,剛開始上課時,比較忽視語法,在課堂上基本不講語法。只需要學生能夠套用課本中的句型,能進行交際就算完成了教學目標,沒必要教授語法知識。但是這種做法,導致英語語法與教學脫節,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產生了障礙。
2.筆者調整了語法教學方式,嘗試著在教學中“死摳”語法規則。這是一種以傳統的教學思想為主導的語法教學方式,把英語課上成了“滿堂灌”的語法課。這種方法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枯燥乏味,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
3.后來筆者又簡單地認為,實施新課程應淡化語法,只需要將教科書上的語法部分照本宣科地一帶而過就行了,不注重研究教科書,挖掘其中的隱性語法,使得學生的語言學習受到影響,制約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導致了許多學生對語言知識和語言結構掌握不牢,從而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地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措施
(一)新課程標準下語法教學的理念
1.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而言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能做什么”,學生要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通過實際的語言運用內化語言規則,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
2.新課程標準對教師而言
新課程標準建議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語法教學方式,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死記硬背以及機械套用句型的教學模式。應在課堂上采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目標、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語法教學方式,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學習策略,并促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
(二)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的原則
1.利用情景,激發興趣
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教師應該對要教學的語法知識進行精心的設計,通過幽默有趣的情景,將語法知識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以一個有意義的情景呈現語法知識,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語法。
2.簡約適量,循序漸進
“簡約適量”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不可延伸太多,不要講得太細和面面俱到,否則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3.側重歸納,適當演繹
歸納法就是讓學生先接觸大量的實例,然后總結這些實例的共同點,并歸納出語法規則。教師通過給學生輸入大量真實的語言實例,使其對所學語言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并進行思維加工,從中歸納出語法規則。
4.了解文化,尊重習慣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教師在教學語法時應注意語法規則的習慣用法,并針對這些語法規則的例外現象介紹其可能存在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寬學生的視野。
(三)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的方法
1.利用實物直觀教學語法
教師可以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如用圖片和實物等來教學語法。
[案例1]教學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教師展示三個長短、大小不同的事物,如三個身高不同的同學;或用多媒體呈現相關圖片。
先讓學生在同伴之間交換問答,重復多遍,直到兩兩同伴都能進行問答;然后,將句子呈現出來,加深學生理解;最后,讓學生利用自己身邊的學習用品等,替換句型,在新的情景中進行練習、交流和體會。通過在實際中的運用,學生對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采用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簡短的情景中理解和掌握語法,避免了煩瑣、枯燥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能很輕松地就學會語言結構,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2.利用游戲、繞口令、歌曲和諺語等教學語法
趣味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的語法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游戲后,教師將句型呈現在黑板上或屏幕上,讓學生觀察和歸納語法規則,然后再創設情景進行鞏固。
使用趣味的方式教學語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語法知識。
3.利用圖示或圖畫教學語法
利用圖、表格或圖畫等進行語法教學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案例4]教學被動語態
教學這個語法項目時,可以利用圖示幫助學生理解被動語態。
這種圖解法形象直觀,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比較復雜的語法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結語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法教學,不能以語法教學為中心,為語法而教語法,應注意語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發展自我的空間,更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課堂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 常州市武進區潘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