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和其他語言一樣,都是產生在一定的環境中,換而言之,就是每種語言都有一定的背景。只有了解語言的背景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語言。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十分注重背景知識的滲透,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英語,從而更好地學好英語。
關鍵詞:高中英語;背景知識;滲透
為了更加準確、全面地理解英語知識,更好地學好英語,應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做好背景知識的滲透。下面,筆者聯系工作實踐,就高中英語教學中背景知識的滲透問題與各位同仁進行交流,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背景知識的滲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已經成為國際交流的主要語言。因此,學好英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作用。英語和其他語言一樣,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際。對于我們來說,英語是外語,因此,要確保交際的正確,必須對英語有關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生活習慣等都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理解英語,從而學好英語這門課程。從這個層面上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注重背景知識的滲透既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英語交際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背景知識的滲透。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背景知識滲透的有效途徑
1.巧妙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背景知識
對于英語教材中一些歷史方面的文章,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查找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也可以課前安排學生自己查找和搜集,然后從搜集的相關背景知識材料入手,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這樣不但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能夠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英語的應用,使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英語,降低學習難度,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也是如此。要學好英語,就必須具有一定的英語文化素養,也就是應該了解一些與英語有關的文化知識,了解一些英語方面的文化內涵,這樣理解起來就更容易,解讀時也就更加正確。在了解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時,不僅要了解表面意思,更應了解詞匯更深層次的含義,詞匯的內涵與國家、地區、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緊密的聯系,相同的詞匯在不同的國家文化含義不一定相同。譬如,孔雀(peacock)這個詞匯,在我們中國文化中代表著祥瑞,在英語中,“peacock”卻通常作為驕傲、得意、炫耀等意義來理解。
在了解語言本身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的同時,還應該了解西方國家與東方國家不同的生活習俗、思維方式等所蘊含文化背景知識的差異。如,我國將上了年紀的人尊稱為“老”,但是,在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老”卻是表示衰老、快要走到生命盡頭之意。因此,西方國家的老人一般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一般將老人稱為“senior citizens”(意思是“年長的公民”)。
2.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文化信息,通過閱讀教學滲透背景知識
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英語閱讀教學這一途徑做好背景知識點的滲透。面對英語課文,學生除了要了解英語語言本身的知識之外,還應該了解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例如,Unit 4 Pygmalion(人教版選修八)這篇課文,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文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知識。課文主要講的是教授Higgins 將一個英語很糟糕的賣花女Eliza轉變為一個淑女的故事。在教學時,教師不僅應該讓學生對作者蕭伯納及其作品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還要了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當時正是20 世紀初,英國的社會等級十分森嚴,一個人的語言、衣著、金錢等與其所處的社會等級有著對應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她的衣著、語言方面判斷出:劇中的Eliza是一個賣花女,處于當時社會的最底層。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中人與人之間的稱呼進行理解,教授Higgins 稱賣花女為you silly girl,而對社會上層的Colonel Pickering 稱為my dear man,從中可以看出,教授Higgins對賣花女這樣底層社會人物的鄙視。
3.從社交禮節方面著手,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差異
社交禮節是在特定類別的交際活動中共同遵守的規則與習慣,東西方社交禮節因受各自文化的影響和制約,通常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Unit 4 Body language 中就含有豐富的跨文化交際信息。教師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成一個圈,其余三個手指分開向上伸直,提問學生這個手勢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再做出咬緊牙關的表情:“I’m an Arabian”,引導學生知道這一表情在阿拉伯表示的是深惡痛絕。
總之,英語的學習離不開對背景知識的了解,背景知識的滲透是學好英語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增強學生對英語的了解和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通過不同的途徑進行背景知識的滲透,著力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建.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J].內蒙古教育,2011(16).
[2]郭志海.淺談背景知識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1(18).
(作者單位 江西省大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