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的根基,單詞教學是小學英語詞匯、語音、語法構建的基礎性材料。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和小學英語單詞教學的異同展開討論,通過詞匯課堂教學流程來剖析兩者的異同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小學英語;單詞教學;異同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無論是閱讀還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詞。”可見,字詞為閱讀、朗讀和寫作掃除了障礙,是小學語文這門基礎性學科的根基。
縱觀小學英語,也可以發現,單詞是小學英語詞匯、語音、語法構建的基礎性建筑材料,是小學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本文就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和小學英語單詞教學這兩個基礎性教學環節的異同展開討論。通過詞匯課堂教學流程來剖析兩者的異同點,不作“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分列闡述,因為我覺得兩者的教學是同中有異的。
一、導入方式
1.小學英語:濃墨重彩
單詞教學可謂是小學低年級英語課堂的重頭戲,教學的重難點都是圍繞幾個單詞展開的,所以,如何激發起小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成為教師著力思考的問題。由此可知,導入成為引起學習興趣的重要前奏。小學英語教師會采用情景導入(游戲、唱歌、講故事等)、對話導入、復習導入等一系列方式來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似乎“情景”二字在英語單詞教學中十分重要。雖然高年級“會話”“交際”等教學內容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教師在教授新詞時也會“煞費苦心”。
2.小學語文:輕描淡寫
小學語文課堂的導入往往是為所學課文導入的,即使是小學低段,生字詞也都是融貫于識字歌、短文、謎語之中,教師的導入也只是為了引出這首詩歌、這篇短文、這個謎語,很少純粹地為生字詞導入。
以小學一年級第9課《影子》為例,一位教師的課堂導入語如下:“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那今天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對,謎底就是影子,那今天我們就學習《影子》這篇課文。”導入的目的基本上是引出課文,換句話說,字詞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只是一部分,不會占據全部。同時,字詞的導入相對而言都是用過渡語來承接,例如“孩子們,接下來讓我們和生字寶寶做朋友,看看你們是不是都認得它們。”由此可見,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的導入是相對比較簡單和質樸的。
二、呈現方式
根據現行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求,小學生到六年級畢業時,應該掌握的單詞量為800~1000個,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應該累計認識7000多個生字。數量上的不同要求導致了單詞和字詞呈現方式的差異。小學英語基本上是分散地逐個單詞呈現、小學語文基本上是集中呈現。
1.小學英語:分散呈現
作為一門外語課,小學英語對學生每堂課的單詞掌握量要求并不太高。據目前了解,一課時有6個單詞也算是多的了。單詞少,相對地,教師在導入和呈現上就會多花心思——圖片、視頻、歌曲、實物等都是英語課堂中常見和必備的教具。單詞呈現也顯得較為分散,往往不會在PPT或者黑板上呈現出一大片的單詞,隨著教學情節的展開,教師會有條不紊地引出本堂課的生字詞,這樣的教學方式類似于語文課的“隨文識字”。由此看來,單詞教學貫穿于一些英語課堂的始終,所花的時間也必定是較長的。
2.小學語文:集中呈現
每節語文課都有一定的識字量的要求,識字數量大導致了小學語文字詞教學較為單一的集中呈現的方式(PPT或黑板上集體出示生字詞),英語課堂中常用的圖片、視頻等一般也只是用在解釋生字詞含義之中,同時字詞呈現的次序基本上是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小學一年級會將生字、生詞分列單獨教學,而隨著年級的增高和學生能力的提升,生字基本融合在生詞里教學,字詞教學的時間也由低年級的15分鐘減少到高年級的5分鐘左右。
三、教學方法
小學英語單詞教學可以采用直觀教學法、創設情景法、對比教學法、詞匯組織法、英漢釋義法、游戲競賽法、單詞拼讀規則法、探索法等。小學語文字詞教學同樣地可以采用直觀識字、游戲識字、對比識字、字理識字等方法進行教學。
兩者只是名詞上的差異,而教學流程的實質是大同小異的,在此以比較法、探索法為例。
1.比較法
據研究發現,兒童對字的認識大致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以稱之為朦朧階段,第二個階段為清晰階段,第三個階段為模糊階段。比較法一般是在兒童朦朧階段展開的,讓孩子在音、形、義上區分形近字、反義詞等。在語文教學中,例如“王”和“玉”就采用紅點標注(加一筆)的比較法,“喚”和“換”采用換偏旁的比較法,“美麗”和“丑陋”采用反義對比法……在英語教學中,如“Now the shop is open.It isn’t closed.”“It is not very cold.It is warm.”...這樣的對比學習法能夠使孩子們更加清楚地記憶詞匯。
2.探索法
在資料上摘錄了一段英語教學探索法的實錄:
T:Do you know how to read it in English?(Showing a picture of bread.)
S:No.
T:Please find out the words(that we have learned)with“ea”.
S:(All the students begin to think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words:tea,teacher,head,please,meat...)
T:Now please read them and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ea”in each word.
S:tea[ti:],please[pli:z],meat[mi:t],head[hed]...
T:Oh,wonderful!Now,you know,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ea”[i:],but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ea”[e].Here“ea”in bread should be pronounced[e],the same as“head”.
S:Ok,we can read it(bread)[bred].
或許語文教師看到這則實錄時,內心會油然而生一種似曾相識感,我們語文教學中也經常采用“探索識字”的方法讓孩子自主識字,讓孩子通過查字典、觀察、聯想等方式來說說一個字的結構,書寫的規律和注意點。這樣的方法更有利于學生記住單詞或字詞。
由上可知,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可以融匯于各門學科之中,它們的界限并沒有那么的明顯。
四、操練方式
操練的目的在于鞏固語音、拼(書)寫、意義。小學語文和英語的教學也往往體現了多層次、多形式的操練方式,這是兩者的共通之處。
小學英語單詞操練包含機械操練、有意義操練和交際性操練,實際教學中往往也是按照這三個層次來實施鞏固單詞的環節的。
小學語文字詞操練也可以按照英語教學的三步驟來進行的,這在詞意教學中尤為常見,例如,讓孩子們來說一說詞語的意思(機械操練),對詞語進行造句(有意義操練),用詞語創編對話(交際性操練),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以低年級為主,高年級更加注重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兩者在“讀”上有共同的層次性,一是個人讀、二是小組讀、三是集體讀,只有在個體讀好字詞(單詞)的基礎上建立更高層次的朗讀,操練才會有效果和意義。
只有認識了小學語文和小學英語的異同點,才能夠學會博采眾長,融會貫通,汲取精華,將英語或語文的教學亮點應用于自己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吳麗平.詞語教學:不僅要理解詞義[J].小學教學設計,2008(13).
[2]溫麗.淺談小學語文生字教學[J].中國教育科研論壇,2012(02).
[3]張志信.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2(14).
[4]楊燦洪.小學生英語學習方法探討[J].新課程:中,2011(07).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臺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