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使小學生成為個性特色鮮明的人才,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張揚小學生的個性,具體從設計目標、教學分層、用時高效、評價等方面談一談。
關鍵詞:習作個性;教學分層;多維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習作教學應該走個性化之路,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自由發展的環境中成長為個性特色鮮明的人才。筆者結合多年的習作教學實踐,談一談張揚小學生習作個性的策略與方法。
一、設計多維目標
張揚小學生習作個性的教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制訂多維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常有以下一些類型:以時間來說,有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以深淺來說,有基本目標、中等目標和較高目標;以方式來說,有老師訂標,學生訂標,師生共同擬標。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既要重視教學中的統一標準,突出教學要求的一致性,以保證學生打好堅實的習作素質基礎,又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突出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做到“劃一性”與“層次性”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教師一方面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及各年級具體學科的要求,著眼面向全體,進行分類設計,使絕大多數學生能達到目標要求;另一方面考慮目標的彈性設計,提出整體目標的層次要求及不同時段的教學目標。在制訂目標時,做到?!暗住倍环狻绊敗保WC每位學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滿足。各種目標都擬定細目表,提前向學生公布。
新學期一開始,老師就讓學生訂“新學期習作目標”,訂后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與修訂,讓學生明白寫什么——應掌握的知識與應訓練的能力體系;再讓學生明白用什么方法完成這些習作任務;最后讓學生明白要達到什么要求。老師把與學生一起商討的習作目標和所要采用的方法打印給學生。學生有了習作目標和習作方法,便擺脫了課時教學的制約。他們可以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方法準備,材料準備,心理準備,“打有準備之仗”,效果會更好。
二、教學分層要求
以寫人為例說明,對于寫人的記敘文,可設計三個層次:
基礎較差的同學,至少達到基本習作目標——能夠寫好一個人。要求他們學會確定習作對象,學會選擇自己熟悉的人,學會在一件或幾件事情中的言談舉止、所作所為,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和精神面貌。
基礎一般的同學,既能寫好一個人,又能會寫兩個人。讓他們學會通過敘述一件或幾件事,把兩個人的交往寫出來,把兩個人的特定關系表現出來。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有的關系好,有的關系不好,有的由不好變好,有的由好變不好,有的由生疏變熟悉,有的由熟悉變生疏……這種種關系后面都有具體的原因,學會把這種種原因寫清楚。另外,人與人的生活環境以及經歷不同,思想性格、愛好也不相同,要通過敘事來表現這種不同,學會圍繞一件事或幾件事的敘述刻畫兩個人的不同形象。
基礎較好的同學,不僅會寫兩個人,還要會寫一群人。他們要能夠寫出三個或三個以上人物形象的文章,學會用一個中心把人物的材料統帥起來,學會處理人物與人物、事情與事情、人物與事情和中心的關系。
在以上三個層次的教學環節中,教師把每個學生的培養和提高都置于自己的視線之中,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充分調動各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提高。
三、用時高效
習作課可以上得不要太像習作課,每個程序可以不完整,要把有限的寶貴時間騰出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會、理解和運筆,就會逐步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就會逐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習作教學的最高境界。
去年,我指導一位六年級老師搞了“留充足時間給學生”的實驗,還在全校上過兩節習作公開課,評課時,沒有什么好感的有之,覺得“不精彩”的有之;覺得“很難評價”的有之。但我是比較滿意的:雖然孩子們的發言沒有什么語驚四座,課堂有時是“冷氣冰冰”(孩子們在自己寫),但老師指導精要,真誠地還學生習作的心靈自由,讓課堂顯得樸實,過程真實。在上學期學校組織的畢業考試中,這個實驗班的成績非常出色,實驗老師告訴我,由于學生在課堂有了大量自由支配的時間,有的孩子在課堂上還看了不少其他優秀讀物,有效地促進了習作水平的提高。
四、評價激活
不同的學生,評價的標準、內容、方法可以不一樣。因為評價不是為了甄別,重要的是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激勵學生發展。
1.舍得鼓勵。對學困生而言,習作有一定的難度,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老師都予以鼓勵;別吝嗇表揚,別讓批評堵住學困生進步的路!
2.暫不評定。學困生有時習作不好,教師批改時可暫不評定等第,待他們修改了,有進步了,再評定。等第要在合格或合格以上。要讓他們明白,只要努力了,就可以取得好成績。
3.多次評定。學生如果覺得自己的某篇習作不夠理想,可以重寫,重寫后,只要有進步,就可以獲得高一層次的等第。要讓他們品嘗彌補獲得進步的快樂!
4.多法鼓勵。對進步特別大的或特別優秀的習作,或在班級傳閱,或在板報張貼,或在全班表揚,或對全校廣播,或給他們發“進步獎”,或在板報與畫廊中公布“進步之星獎”,或進行成果展覽,或向報刊投稿。
5.聘“小老師”。讓每個優等生帶幾個學困生,結成“幫學小組”,既鍛煉了優等生的才能,又加快了學困生的轉化步伐。
6.設特別獎。一是對習作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設“進步獎”;二是對那些突破老師教學框框,或習作目標框框,或文體框框,內容框框的學生,設“創新獎”;三是設“小作家獎”。
習作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藝術總是帶有鮮明的個性。個性,是藝術的生命,也是習作的生命,有了它,習作教學才能充滿生機,富有魅力。讓我們努力拓展、張揚孩子個性的習作空間,為促進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而不懈探究吧!
(作者單位 江蘇省射陽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