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為,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學生需要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所以,培養學生的良好意志對于學生的茁壯成長大有裨益。
一、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
體育的課堂教學要設有一定的難度,難度的標準應是:只要努力,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要求。教師要遵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要從難,從嚴要求,培養學生克服客觀困難的能力。一些女生或是膽小些的男生可能會對跳箱心存膽怯,甚至還會有恐懼心理,這時,體育教師應當循循善誘,把運動要領或自己以前當學生時的一些心得體會教給學生,使學生明白,其實有些困難只是想象出來的,實際上只要學生自己用心去做,就沒有做不到的。鼓勵學生去實踐,學生會發現,困難有時是“紙老虎”,沒什么可怕的。以此類推,當學生以后遇到類似困難時,他們便知道該如何去面對了。
二、在自我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
在學生意志的自我培養中,要讓學生學會自我高標準、嚴要求,不要輕易降低甚至是放棄自己的目標。如,有的學生在做跳箱分腿騰越時,由于心理緊張,步點點不準,胸腹撞到跳箱上了,以后見到跳箱就害怕,甚至消極地認為自己在哪一方面都不行。這種連鎖消極反應如果不及時控制,易滋生自卑心理,這時,體育教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是非常必要的。一次不成功并不代表永遠不成功,比如,舉劉翔不小心扭到腳但仍沒有放棄比賽,更沒有一蹶不振的事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學習劉翔的精神,不要輕言放棄。同時,教師要加強必要環節的保護,讓同學幫助同學爭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繼續做,直到讓學生找回自信,消除不成功留下的心理陰影。
三、在言傳身教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
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十分顯著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教師本身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俗話說: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這些都充分說明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示范的不僅僅是技能技巧,也不僅僅是解惑,更是給學生心田上播種一種思想,一種理念和意志。所以,教師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充滿信心的教態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營造一種師愛生、生敬師、生愛生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和老師在一種更和諧、更人文、更溫暖的環境中生活學習。
意志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師和學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高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