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情感態度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和主動性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重任,不僅具有工具性,更富有情趣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師要增強語文教學中的情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趣教學;創設情境
小學語文情趣教學充分體現了重視小學生的興趣和情感,當前的語文教學已不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也不能長時間集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各種情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燕子媽媽笑了》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講臺布置成一個小型菜園,地上有南瓜,枝上有茄子、西紅柿、黃瓜等等,教師讓學生輪流上臺觀察,并說出這些菜的不同之處。在課堂上再現菜園情境,學生會無比興奮。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創設音樂、表演、游戲等情境,都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采用探究式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情趣
探究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新能力,學生只有在主動學習過程中才能得到樂趣,教師必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發表見解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發散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學習《手術臺就是陣地》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說一下讀后感,有的學生認為白求恩是一個臨危不懼的人,有的學生認為白求恩是一個醫術高明的人,有的學生認為他把解放中國人民作為自己的事業,這些不同感受都能在課文中找到依據,這就要求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差異性,并給予表揚和肯定,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就會有成就感,并樹立了學習語文的自信。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情趣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做到以情動人,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首先教師要對學生有情,真心關愛學生,不吝嗇對學生的鼓勵、表揚。在批評學生時,語氣要真誠、和藹,能產生巨大的心靈感應。其次,教師要對教材有情,深刻解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另外,教師必須熱愛教育這個職業,對教學有情,才能將積極的情感傳達給學生,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花的勇氣》一課時,為了能讓學生朗讀出小花在寒風冷雨中怒放的情感,教師可以先帶著情感地朗讀一遍,將小花不怕風雨的傲然品質讀得淋漓盡致,讓小花的勇氣打動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朗讀,就會事半功倍。
總之,情趣教學法符合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主動性,把枯燥的語文課堂變得充滿樂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斷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語文課堂的情趣性,讓學生帶著興趣走入課堂,不但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還能提高學生的進取意識和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吳紅娟.情趣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3).
[2]姚嵐.淺談小學中年級語文“情趣”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3).
(作者單位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湖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