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在農村城市化過程中農村轉居民的家庭較多,學生家庭呈現出離異單親家庭、吃低保家庭、子女寄養家庭等多種現象。
一、加強班級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基礎
班級制度文化包括班級的文明習慣、規章制度、道德規范、人際交往方式、娛樂活動方式、學習風氣等。良好的班級制度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促進班級文化的形成
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是師生經過不懈努力希望達到的最理想的班集體形式。集體的輿論越正確,班風越良好,就越能激發集體成員的責任感、榮譽感。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是班級文化形成的保證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p>
四、創設美的氛圍,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
馬克思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弗洛伊德曾說:“我房子里的每一件東西都是有意義的?!?/p>
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首先,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由班主任、宣傳委員、壁報小組、全班學生共同用智慧和雙手來布置教室,可以將班級環境布置分為:榮譽目標欄、制度公示欄、勵志欄、班級活動欄、學習交流欄。
個性化班級文化與傳統的班級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它打破傳統的大而全、幾十年不變的班級文化模式,以個性化的班風、學風、班級目標,個性化的班規、班歌、班名,個性化的班級活動為載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創設自我教育環境,激活學生的潛能,啟動學生持久的教育內需,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
我校作為職業學校,創設班級文化可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設置。如,工商管理專業的班級,可在教室張貼管理學家、經濟學家的名人、名言;可利用學習園地專欄,介紹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家人生,像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人生經歷及對社會的貢獻,教育學生就業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合適自己的崗位,并且從基層做起,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做事,才能有所成就。
隨著社會的發展,“終身學習”和“持續、和諧發展”等人本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人們的認同。班級作為學生彰顯個性、實現發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學生成長的一方沃土。他們參與班級建設的過程經歷、體驗感悟,將在生命發展的歷程中留下鮮明的痕跡。班級文化建設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全面成長。
(作者單位 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